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亚红 1 ; 李志琴 1 ; 周正邦 1 ; 李志芳 1 ; 欧珍贵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钙果;北种南引;适应性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11 期
页码: 4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充实贵州水果市场,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和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对从山西、河南分别引进的钙果3号、4号、5号和6号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贵州成熟期比原产地提早60~75d,其中钙果5号树势最强,产量表现最好;其次为钙果3号;钙果4号和钙果6号表现较差。钙果3号和5号可以推广种植,4号和6号可按一定的比例作为授粉树配植。
- 相关文献
[1]贵州钙果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罗亚红,周正邦,李志琴,李志芳,欧珍贵. 2011
[2]钙果在黔西南的引种栽培及开发前景. 李志芳,罗亚红,李松峰,李志琴. 2009
[3]花溪灰萝卜生产试验. MOU Qiong,牟琼,CHEN Chao,陈超,WANG Ying-fen. 2013
[4]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李其义. 2012
[5]杂交水稻新品种贵丰优785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段正凤,吴宗桃,李福星,甘雨. 2017
[6]饲用甘蔗闽牧42在贵州南部的适应性种植试验. 何静,尚以顺,龚德勇. 2004
[7]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8]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不同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初探. 吴文平,魏忠芬. 2014
[9]多花木蓝803区域试验. 张瑜,莫本田,罗天琼,龙忠富,赵明坤. 2016
[10]玉草1号适应性分析. 陈柔屹,程江,张建波,郑常样,潘敏娜. 2011
[11]饲用甘蔗品种闽牧42在贵州南部地区的适应性. 龚德勇,何静,尚以顺,刘凡值,周正邦. 2005
[12]“两广二号”原蚕在贵州的性状表现. 岳宣,曾晓英,杨胜特,王殿平,麻继强. 2009
[13]贵州地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姜虹,詹永发,王金洪,杨红,韩世玉. 2010
[14]澳洲坚果在贵州南亚热区的适应性及发展前景. 张显波,李家兴,王代谷,朱文华. 2010
[15]饲用甘蔗闽牧42在贵州南部地区的适应性试验初报. 龚德勇,何静,尚以顺. 2005
[16]基于AMMI模型的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 陈浪,覃成,罗希榕,英敏,杨恩琼. 2011
[17]贵州鲜食型辣椒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与适应性. 苏丹,姜虹,何建文. 2012
[18]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农华油101的丰产稳定性. 侯燕. 2009
[19]棕榈科观赏植物在贵州的抗寒性及适应性. 罗晓青,袁洪钊,查兰松,张燕,王晓敏. 2010
[20]黔莓一号草莓在纳雍县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乔荣,乔晓峰,万明长,黄伟,胡丰雪.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薯的抗寒性及抗寒育种的研究进展作者:饶萍;谢恩俊;杨仕梅;罗春芳;欧珍贵;杨龙 关键词:木薯;抗寒性;生理生化;分子机理;抗寒品种筛选 
- 
                                    木薯NHX基因家族鉴定及特征分析作者:杨仕梅;谢恩俊;罗春芳;饶萍;欧珍贵;杨龙 关键词:木薯;NHX家族;系统进化;保守结构;蛋白互作;基因鉴定 
- 
                                    贵州木薯新品系品比试验初探作者:胡艳;谢恩俊;杨龙;陈新;欧珍贵;饶萍;杨仕梅;罗春芳 关键词:木薯;新品系;品比试验 
- 
                                    册亨县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作者:王晓敏;黎青;李志芳;张可元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低产原因;改造技术;贵州册亨 
- 
                                    贵州木薯种质资源圃花叶病发病与烟粉虱调查作者:饶萍;罗春芳;欧珍贵;谢恩俊;班秀芝;杨龙 关键词:木薯;木薯花叶病;病情指数;烟粉虱;种群数量 
- 
                                    芭蕉芋和美人蕉全基因组Survey分析作者:江思容;夏志强;张辰笈;赵龙;鲍宇婷;付瑜华;杨龙;罗春芳;饶萍;欧珍贵;邹枚伶 关键词:芭蕉芋;美人蕉;基因组Survey分析;基因组大小;杂合度 
- 
                                    不同间作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木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作者:罗亚红;杨龙;罗春芳;饶萍;欧珍贵 关键词:间作方式;种植密度;木薯;产量及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