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河地区大豆杂交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德志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

关键词: 生态区;大豆;成活率;伪杂种率;有性杂交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6 年 12 期

页码: 5-7

摘要: 大豆杂交方法受不同生态区影响较大,为摸索适合黑河生态条件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选择大豆杂交过程中花大小、去雄与授粉的时间设计不同的杂交方法,研究杂交方案对杂交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的成活率、伪杂种率与选花的大小呈显著的正相关。黑河生态条件下方案3A的方法最优,杂交成功率极高。4∶00-5∶00时选择中、大花进行去雄,8∶00时进行授粉,既提高了杂交的成活率,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伪杂种的发生。个别伪杂种的出现也是可控的,根据实际杂交操作的经验,极少数伪杂种的发生也是在5∶00左右,光照增强,空气中的温度升高,迅速促进发育促使散粉。

  • 相关文献

[1]高纬寒地大豆杂交方法介绍. 韩德志,卢锐,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鸿昌. 2016

[2]极早熟大豆黑河50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韩德志. 2017

[3]重迎茬对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王国春,连成才,王成. 1999

[4]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主栽大豆品种品质变化及评价研究初报. 陈霞,杜维广,赵贵兴,刘忠云. 2001

[5]不同生态区、施肥组合及播期对绥农20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维元,姜世波,石绍河,陈仁忠,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 2004

[6]重迎茬在不同生态区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 郑天琪,刘忠堂. 1999

[7]影响大豆DNA导入受体幼荚成活率因素的初探. 王志新. 2000

[8]影响大豆杂交成活率因素分析. 韩冬伟. 2010

[9]优异大豆种质合丰50创新与利用. 周长军. 2020

[10]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孙岩,张宇. 2020

[11]东北寒地稻区稻米品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孙岩松. 2007

[12]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 陈霞. 2001

[13]童子一号草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耿月伟,谭巍,于非,张毓,刘博文,刘万达. 2019

[14]微型月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 2019

[15]树莓组培苗驯化技术研究. 王禹. 2021

[16]草莓组培苗驯化技术研究. 王禹. 2021

[17]沙棘抹芽再扦插技术研究. 吴雨蹊,唐克,王蕊,单金友,焦奎宝,周双,杨光,张哲. 2021

[18]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 2020

[19]不同生根剂对穗醋栗硬枝扦插的影响. 宋德禄,张. 2015

[20]播前断根对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赵艳华.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