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磊 1 ; 万敬敬 1 ; 杜雄 1 ; 崔彦宏 1 ; 党红凯 2 ; 李科江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高产夏玉米;群体结构;产量形成;河北省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177-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寻夏玉米高产栽培可借鉴的高效生产管理方法和显著提高其产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明确了河北省夏玉米生产中高产模式和农户生产模式间群体结构、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模式比农户生产模式产量提高了21.4%,原因在于高产模式下82 000穗/hm~2以上的有效穗数和近350 g的千粒质量,但高产模式的单穗粒数不占优势。高产模式下夏玉米具有较高的穗高系数,倒伏风险也随之加大。高产模式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在6.3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在300万(m~2·d)/hm~2以上,且花后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5%以上,吐丝后光合势较农户栽培模式提高了38.4%。高产模式下茎叶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量显著高于农户生产模式,而农户生产模式因籽粒的灌浆活跃期较短而出现干物质在茎叶中的积累现象。收获时高产模式下群体干物质达到24 296 kg/hm~2,收获指数为54.43%。每生产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需求量高产模式下分别为1.93,1.19,1.85 kg,与农户生产模式相比,高产模式对钾素和磷素的相对需求比例增高,氮素需求量则有所降低。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杂交棉育种研究进展与方向. 王国印,李妙. 2002
[2]河北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郭娴,张寒霜,赵俊丽,王永强. 2010
[3]2014年河北省中南部设施葡萄发展现状. 赵艳卓,褚凤杰,杨丽丽,陈展,牛帅科,孙聪伟. 2015
[4]晚播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 吕丽华,姚艳荣,董志强,张丽华,贾秀领. 2017
[5]湖南新田大冠岭野生大豆居群遗传结构与空间分布关系. 赵青松,赵云云,王朋,邓小娟,马启彬,年海,杨存义. 2014
[6]农药对靶喷撒技术研究初报. 尹洵,孙希文,陈雪芬,潘勋,朱文达,荣晓冬. 1993
[7]基于SSR标记的中美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强海平,余国辉,刘海泉,高洪文,刘贵波,赵海明,王赞. 2014
[8]基于SSR 标记的中美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强海平,余国辉,刘海泉,高洪文,刘贵波,赵海明,王赞. 2014
[9]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性的研究. 闫志利,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王秀萍,刘亚琴,孙宇. 1999
[10]河北省蔬菜产业成本效益现状分析. 董景湘,耿记申,蔡海燕. 2017
[11]河北省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供需研究. 王慧军,李科江,马俊永,李英杰. 2013
[12]河北省太行丘陵区农业发展战略刍议. 王兴国. 1983
[13]一九八一年度农业科研成果简报. 马万福. 1982
[14]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英文). 刘猛,王桂荣,王慧军. 2009
[15]河北省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探究. 刘晓敏,吕丽华. 2011
[16]河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陈保华. 2008
[17]偏远贫困山区扶贫开发之研究——以河北省隆化县红山子村为例. 杨贵明. 2005
[18]提高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廖宝红,郝企信,孙世刚. 2010
[19]河北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障碍因子分析. 郑彦平,牛细婷,许皓月,李军英,杨兰伟,刘彦敏,于春池. 2010
[20]河北省食品产业主要原料产品优势分析与评价. 许皓月,阎立波,李敏,岳增良.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华北平原长期秸秆还田潮土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作者:刘学彤;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李月英
关键词:秸秆还田;潮土;有机碳;固碳速率;作物产量
-
滴灌下肥料管理对小麦产量和碳氮足迹的影响
作者:邢素丽;王敬霞;杨军芳;黄少辉;聂浩亮;张静;杨慧敏;杨文方;杨云马;王磊;贾良良
关键词:小麦;滴灌;有机肥;产量;碳氮足迹
-
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硅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产量
-
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作者:郭玉龙;赵景山;王正;高震;杜雄;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增温;旗叶;源库
-
一年一作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作者:曹彩云;党红凯;李佳;刘学彤;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
关键词:低平原区;玉米单作;一年一作;高产高效;产量性状;灌浆特征;播期;气象因子
-
咸水沟灌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毕言鹏;郑春莲;党红凯;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王赫;张俊鹏
关键词:咸水;沟灌;土壤盐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
灌溉制度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付佳祥;党红凯;李晓爽;柴春岭;高惠嫣;王晓玲;刘宏权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品种;穗部性状;生物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