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建华 1 ; 孙毅 2 ; 王玉国 3 ; 段永红 4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创制重点实验室
3.晋中学院
4.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高粱;低氮胁迫;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7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805-8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实时定量PCR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的研究,选择适当的内参基因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关键。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是影响高粱(Sorghum bicolor)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本研究选取7个常用内参基因肌动蛋白基因(Actin)、多聚泛素酶基因(ubiqutin conjugating enzyme,UBQ)、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UBQ10、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B(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B,EIF2B)、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家族(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sb GAPDH)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a,EIF4a)作为候选内参基因,以高粱根和叶为材料,筛选低氮胁迫下高粱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体系的最佳内参基因。经引物特异性检测,各候选内参基因引物均符合稳定性筛选要求。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7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因组织和氮处理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叶片中GAPDH较其他内参基因表达丰度高;而在根系中UBQ10表达丰度最高。应用GeNorm软件程序对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参基因GAPDH和EIF4a在叶片中的表达稳定性最高,而根系中表达稳定度最高的为sbGAPDH和EIF4a。本研究结果为高粱中低氮胁迫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可为其他作物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基于RNA-Seq筛选高粱低氮胁迫相关候选基因. 王瑞,张福耀,詹鹏杰,楚建强,晋敏姗,赵威军,程庆军. 2024
[2]不同糜子品种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张美俊,乔治军,杨武德,冯美臣,肖璐洁,王冠,段云. 2014
[3]不同基因型小麦对低氮胁迫的生物学响应. 张定一,张永清,杨武德,苗果园. 2006
[4]枣树内参基因ZjH3的克隆与筛选. 孟玉平,曹秋芬,孙海峰. 2010
[5]栽培远志qRT-PCR内参基因筛选与P450s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李娟,孔冉冉,梅月菊,张福生,田洪岭,秦雪梅,杜晨晖,马存根. 2019
[6]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7]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8]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9]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0]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1]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2]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3]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4]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5]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6]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7]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18]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19]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20]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对猪肉品质相关基因表达量影响研究. 郭雪丽,刘泽民,王红宝,刘一飞,温永亮.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Dicamba对高粱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影响
作者:郝曜山;王晓清;王亦学;张欢欢;杜建中;孙毅
关键词:高粱;成熟胚;麦草畏;愈伤组织;诱导;继代
-
玉米预防转基因漂移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崔贵梅;李小波;马樾;郝曜山;张欢欢;孙毅
关键词:玉米;转基因漂移;花粉;试纸条快速检测
-
高温胁迫下不同玉米花粉组蛋白Zm-H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徐劲松;杨海鹏;张红梅;刘小红;郝耀山;孙毅
关键词:玉米;组蛋白;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
EMS诱变对高粱出苗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范昕琦;王海燕;聂萌恩;赵兴奎;张一中;杨慧勇;张晓娟;梁笃;段永红;柳青山
关键词:高粱;EMS诱变;出苗;农艺性状
-
农杆菌介导高粱成熟胚遗传转化获得耐草甘膦植株
作者:郝曜山;王晓清;张欢欢;王亦学;孙毅;段永红;杜建中;周福平
关键词:高粱;成熟胚;麦草畏;转基因;农杆菌介导;草甘膦
-
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在作物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王亦学;郝曜山;张欢欢;孙毅
关键词: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工程育种;应用
-
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
作者:钮笑晓;李小波;孙毅;马海林;张洁;刘亚飞;郝曜山;崔贵梅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抗病性;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