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组分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瑞 1 ; 郑永战 1 ; 李晨曦 1 ; 刘艳阳 1 ; 梅鸿献 1 ; 汪学德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关键词: 芝麻;萌发;组分变化;相关性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34-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不同萌发时间芝麻种子的主要组分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芝麻芽苗菜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长度、胚轴长度、鲜质量增加,轴径无明显变化;驻芝19号、赣芝10号、郑芝HL05在萌发过程中粗纤维含量分别由3. 42%、3. 45%、3. 02%增加到8. 10%、9. 14%、8. 12%;总糖含量分别由12. 09%、10. 82%、10. 77%增加至30. 45%、30. 03%、23. 20%;粗脂肪含量均下降50%左右;总酚含量分别由1. 74、2. 28、6. 24 mg/g上升至13. 80、14. 15、13. 49 mg/g。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亚油酸含量减少,亚麻酸含量增加。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总糖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粗纤维含量、胚轴长度、胚根长度、轴径极显著正相关;粗纤维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胚轴长度、胚根长度、轴径呈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胚轴长度、胚根长度、轴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主要组分含量变化的转折点是萌发24 h,萌发0~72 h,总糖、粗纤维、总酚含量增加,粗脂肪含量下降,主要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变化,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80%。

  • 相关文献

[1]NEB肥对芝麻矿质元素吸收及与产量相关关系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郑永战,苗红梅,李春明. 2010

[2]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3]芝麻同源四倍体的选育及生物学性状研究. 卫双玲,张海洋,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焦宏廷. 2004

[4]土壤水分对芝麻品种郑芝98N09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穆瑞霞,张从永,张海洋,芦海灵. 2013

[5]硼肥对芝麻籽粒性状、芝麻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卫双玲,高桐梅,汪学德,李春明,张海洋,芦海灵. 2013

[6]不同S_(22)基因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简报). 刘华山,李玉玲,王德勤,台国琴,孟凡庭,杨国红. 1999

[7]萌发处理对芝麻及其蛋白质的影响. 韩亚飞,梅鸿献,魏安池,刘艳阳,汪学德,郑永战. 2018

[8]复合磁场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齐建双,卢彩霞,岳润清,韩小花,燕树锋,铁双贵. 2015

[9]油莎豆茎豆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张向歌,宋万献,朱雅婧,于美琴,宋雯栩,王树峰,李居政,王会伟. 2023

[10]MeJ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兆举,徐新娟,齐红志,王二歌,宋思艺,王晓桠,赵博文. 2017

[11]H2O2对吸胀冷害下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崔亚男,张曼,张朋磊,刘兵,郝西,臧秀旺. 2022

[12]种子辐射处理对芝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张海洋,路凤银,梅鸿献. 2000

[13]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卫文星,丁法元,卫双玲,张红. 1993

[14]核不育芝麻小孢子败育机理的细胞学研究. 高鸿善,柳家荣,屠礼传. 1992

[15]芝麻灌浆特性与灌浆期籽粒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李春明,李丰. 2012

[16]芝麻苗期抗茎点枯病鉴定技术研究. 高树广,倪云霞,李伟峰,王瑞霞,赵辉,杨修身,刘红彦,杨光宇. 2014

[17]麦田套播芝麻的栽培技术及增产效果分析. 张定选,卫文星,秦金栓,明顺丽,路凤银,彭宏超. 1997

[18]芝麻染色体核型及似近系数分析. 张海洋,苗红梅,李春,魏利斌,马琴. 2012

[19]芝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桐梅,卫双玲,吴寅,朱松涛,张海洋. 2015

[20]盐碱胁迫下芝麻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 许兰杰,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董薇,牛永光,芦海灵,曹杰,吕爱淑.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