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梨杂交后代部分农艺性状遗传规律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娟 1 ; 郭凯丽 1 ; 丁保朋 1 ; 牟晓庆 1 ; 贾浩田 1 ; 李六林 1 ; 杨盛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梨;杂交育种;QTL分析

期刊名称: 果树资源学报

ISSN: 2096-8108

年卷期: 2022 年 05 期

页码: 1-7

摘要: 从梨(Pyrus L.)杂交后代的果柄长、单果重、果心大小、果形指数、果色、果实硬度、石细胞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8个果实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调控上述性状的相关基因方面作一综述,指出目前梨杂交育种和基因组研究存在的不足,可利用的杂交群体规模偏少,在遗传规律等方面的结果有存在争议的地方,这可能是由于亲本的选择、群体生长环境不同等因素导致的。现在在基因组研究方面较为系统的植物多是1 a生草本植物。对于多年生植物而言,还没有建立一套合适的生物学研究体系,而基于果树作物的生长特性则更有局限性。果树作物数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相对于农作物而言起步较晩,果树作物作图群体构建困难、有效标记数不足、遗传背景信息缺乏等劣势阻碍着其数量性状QTL定位的发展,导致了果树数量性状QTL定位研究的滞后性。所以,适用于梨等多年生果树植物的基因组研究模式理论的建立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旗叶大小及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逯腊虎,杨斌,张婷,张伟,袁凯,史晓芳,彭惠茹,倪中福,孙其信. 2018

[2]用SSR标记进行玉米功能基因定位及QTL分析. 李凌雨,邢亚静,闫彩清,王学雄,张效梅,郭高明. 2005

[3]玉米杂交种奥利66号选育技术路线探析. 王高鸿,杜艳伟,李颜芳,赵根友. 2018

[4]玉米杂交育种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的应用优势. 张虎. 2018

[5]山楂的生殖生物学和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杨明霞,杨萍,任瑞,崔克强,赵士粤,温映红. 2018

[6]小麦和天蓝偃麦草杂交育种的主要进展与成就. 裴自友,孙玉. 1994

[7]雄性不育在蔬菜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闫世江,张继宁,刘洁. 2011

[8]荞麦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陈稳良,李秀莲,史兴海,梁改梅,赵建栋. 2017

[9]棉花遗传育种现状及展望. 张树伟,马燕斌,孙璇,吴霞,王新胜,李燕娥. 2016

[10]3个红掌品种杂交后代的部分植物学性状及分子鉴定. 康黎芳,王云山,张超,段九菊,曹冬梅. 2013

[11]保鲜新技术在梨贮藏中的应用. 杨盛. 2014

[12]中熟,质优,耐藏的抗寒梨新品种-硕丰. 邹乐敏,邸淑艳. 1998

[13]梨园春季水分管理模式. 李六林,宋宇琴,李洁,杨盛,陈冲. 2015

[14]梨水分生理研究进展. 李六林,宋宇琴,李洁,杨盛,陈冲. 2015

[15]自然状态下小叶锦鸡儿、梨、枣、桃芽、叶、枝中甜菜碱含量的比较. 郭世军,牛宇,宋志辉,郜春花,周怀平,牛西午. 2008

[16]梨新品种‘晋巴梨’. 孟玉平,曹秋芬,杨承建,魏绯丽. 2008

[17]拮抗细菌XM2的鉴定及其对梨采后黑斑病的生防作用. 张晓宇,张永杰,张则君,张姝,韩巨才,刘慧平. 2014

[18]外源硒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刘群龙,郝燕燕,吴国良,郝国伟,张鹏飞. 2015

[19]树形结构对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谢鹏,牛自勉,蔚露,林琭. 2019

[20]小冠开心形和细型主干形‘玉露香’梨光能截获与光合作用差异. 蔚露,牛自勉,林琭,姜闯道,王红宁,谢鹏,李志强,郭晋鸣.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