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时空尺度下近海日本鲭栖息地模型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英雪 1 ; 陈新军 1 ; 郭爱 1 ; 周为峰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日本鲭;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时空尺度;海表面温度;海表面高度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935-9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3—2011年7—9月近海日本鲭生产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取的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数据(SSH),利用作业网次与SST和SSH的关系建立适应性指数(SI)模型,将时间和空间尺度分别划分为3个级别,建立9个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模型,分析比较得出不同时空尺度下近海日本鲭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最优模型,并对最优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时间尺度为月,空间尺度为1°×1°是建立近海日本鲭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的最适时空尺度,当HSI大于0.6时,作业网次比重为75.42%,当HSI小于0.4时,作业网次比重为12.93%。利用2012年7—9月生产数据对最优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当HSI大于0.6时,作业网次比重为60.89%,当HSI小于0.4时,作业网次比重为13.88%。研究表明,在建立鱼类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时,需要考虑海洋环境因子的时空尺度,以便更好地预测中心渔场。

  • 相关文献

[1]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在鱼类生境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周为峰,李英雪,程田飞,崔雪森. 2020

[2]从波浪到厄尔尼诺. 吴克俭,石永芳,张晓爽. 2017

[3]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传递及与ENSO的联系. 王梦阳,郑建,杨宇星,王法明. 2018

[4]南海海表温度气候变异及对局地台风的影响. 邱婷,左军成,王鼎琦,吕晓凤,刘大海. 2017

[5]黄渤海蓝点马鲛种群变动与海表面温度的关系. 王凯迪,于华明,于海庆,伊藤進一. 2019

[6]基于水温因子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剩余产量模型研究. 谢恩阁,陈新军,汪金涛,雷林,吴洽儿. 2019

[7]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CPUE的时空分布研究. 吴越,黄洪亮,刘健,杨嘉樑,齐广瑞,饶欣,李灵智. 2016

[8]南极磷虾资源丰度变化与海冰和表温的关系. 戴立峰,张胜茂,樊伟. 2012

[9]基于鱼卵仔鱼数据的东海中南部日本鲭产卵场分析. 李建生,严利平,胡芬. 2020

[10]基于栖息地指数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范秀梅,唐峰华,崔雪森,杨胜龙,朱文斌,黄良敏. 2020

[11]东海日本鲭年龄与卵径和繁殖力的关系. 周翰林,严利平,张辉,李建生. 2022

[12]西北太平洋公海2种灯光渔业渔获物组成的比较. 董秀强,李灵智,黄洪亮,唐峰华. 2018

[13]日本鲭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周翰林,李建生,严利平. 2021

[14]ENSO事件下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栖息地协同变化特征. 刘思源,张衡,杨超,方舟. 2024

[15]东黄海日本鲭资源和群体结构的年代际变化研究. 李建生,严利平,张辉. 2023

[16]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胃含物及其摄食等级研究. 唐峰华,戴澍蔚,樊伟,崔雪森,张衡. 2020

[17]黄海北部日本鲭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 李建生,严利平,胡芬. 2014

[18]基于框架法的东黄海日本鲭产卵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刘楚珠,严利平,李建生,吕振波,张壮丽,张辉,李圣法. 2011

[19]东海中部日本鲭繁殖群体年龄与生长特征. 周翰林,严利平,张辉,李建生. 2022

[20]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生物学特征研究. 赵国庆,陈俊霖,张衡,唐峰华,陈云云,贺建文.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