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大清 1 ; 杨显波 2 ; 张正学 1 ; 雷朝云 1 ; 龚德勇 1 ; 王晓敏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所
2.兴义市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关键词: 喀斯特;高原山区;旱坡地;蓖麻品种;选优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4 年 21 期
页码: 79-81+124
摘要: [目的]筛选适宜喀斯特山区的能源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优良品种。[方法]开展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油分检测研究。[结果]在喀斯特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连续3年平均产量达3000 kg/hm2以上、含油量达50%的品种4个分别为淄蓖麻7号、淄蓖麻5号、泰国202号和淄蓖麻8号,产量分别比对照高70.27%、69.21%、62.62%和58.28%,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5.97%、5.24%、5.74%和3.10%。淄蓖麻5号和淄蓖麻7号适宜种植区域为海拔700~900 m的喀斯特山区立地环境;淄蓖麻8号适宜海拔600~1 200m的不同气候环境条件推广种植;泰国202号适宜海拔500~1 500 m的不同气候环境条件推广种植。[结论]淄蓖麻7号、淄蓖麻5号、泰国202号和淄蓖麻8号表现出丰产、稳产、优质的特性,而且综合性状良好,在贵州喀斯特山区推广种植,可有效提高蓖麻单位面积产量及产油量。
- 相关文献
[1]喀斯特高原山区艳红桃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杨显波,田大清,田尧,韦化堂. 2016
[2]喀斯特高原山区蓖麻施肥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田大清. 2013
[3]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4
[4]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江学海,李刚华,王绍华,罗德强,周维佳,刘正辉,李敏,丁艳锋. 2015
[5]高原山区蓖麻种植密度对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田大清,张显波,张正学,雷朝云,龚德勇. 2013
[6]贵州旱坡地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 龚德勇,刘凡值,易代勇. 2005
[7]贵州坡耕地可持续管理研究. 朱青,王兆骞,尹迪信. 2007
[8]贵州旱坡地油茶植苗的成活率试验. 田大清,刘凡值,卢加举,雷朝云,查兰松. 2012
[9]旱坡地不同植苗处理对澳洲坚果定植成活率的影响. 李家兴,田大清,彭杨,范建新,王代谷. 2014
[10]贵州旱坡地蔗区甘蔗新品种的适应性. 龚德勇,周正邦,刘凡值,李向勇,谢惠珏. 2006
[11]贵州省旱坡地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谢惠珏,朱文华,周正邦,卢加举,彭仕蓉. 2016
[12]贵州南亚热区芒果品种适应性鉴选及应用研究. 龚德勇,刘清国,张燕,张显波. 2012
[13]珍珠番石榴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刘清国,欧珍贵,张正学,谢忠武. 2014
[14]贵州旱坡地蜜柚植苗方式对定植成活率的影响. 田大清,杨显波,雷朝云,梁文伦. 2015
[15]集雨工程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旱坡地上的应用. 蒋太明,王群,刘开丰. 2004
[16]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文安,徐大地,刘友云,肖厚军,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0
[17]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制与水土保持研究. 张文安,徐大地,肖厚军,刘友云. 2001
[18]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香根草、紫穗槐的水土保持效应. 张文安,徐大地,刘友云,肖厚军,严绪成,何成文,韦小平. 2001
[19]贵州省旱坡地持续农业管理项目中的参与式应用实例剖析. 唐华彬,尹迪信,罗红军,余道云,陆裕珍. 2005
[20]发展喀斯特立体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罗亚红.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羊肚菌新品种‘乐丰2号’
作者:张钦语;朱森林;王晓敏;陈波;陈旭;杜慕云;杨珍;唐玲;张邦喜;杨仁德
关键词:羊肚菌;品种
-
甜蜜蜜和红贵妃芒果在贵州热区引种适应性评价
作者:郭广正;康专苗;朱文华;黄海;张涛;王铭生;龚德勇
关键词:芒果;引种;产量;品质;适应性;贵州热区
-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及基质对树莓扦插繁殖的影响
作者:刘剑东;李廷洋;王晓敏;周玉飞
关键词:树莓;生长调节物质;种苗繁育
-
配方施肥对铁筷子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剑东;王晓敏;孙杭
关键词:铁筷子;配方施肥;性状;产量
-
羊肚菌新品种'黔羊肚菌1号'
作者:金琳山;陈波;王晓敏;朱森林;张邦喜;张钦语;杨仁德
关键词:羊肚菌;品种
-
2个杧果新品种在贵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作者:黄海;段军娜;黄国弟;刘荣;李日旺;刘清国;吴小波;朱文华;龚德勇
关键词:杧果;桂热杧3号;桂热杧4号;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册亨县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
作者:王晓敏;黎青;李志芳;张可元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低产原因;改造技术;贵州册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