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天然火成岩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志毅 1 ; 聂新星 1 ; 杨利 1 ; 范先鹏 1 ; 余延丰 1 ; 丁鲁平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治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博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oreal Agrominerals Inc.

关键词: 碳酸盐岩;镉;重金属形态;土壤修复;水稻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88-92

摘要: 为明确天然火成岩(SRC)对重金属镉(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超过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土壤(CG和LQ)和风险管控值土壤(JH)中添加SRC,研究其对土壤有效Cd、Cd形态分布以及水稻各部位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RC明显改变CG和LQ土壤有效Cd、pH、Cd形态分布和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而对JH土壤影响不大。添加SRC后,CG和LQ土壤pH提高了约0.2,显著降低了CG和LQ土壤CaCl_2-Cd (0.01 mol/L CaCl_2提取)含量,降幅在27.3%~38.9%。Cd形态分析表明,SRC能够使CG和LQ土壤植物易吸收态Cd向植物难吸收态Cd转变,酸容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6%~14%,铁锰氧化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分别增加了8%~9%。大田条件下,SRC显著抑制水稻根系、秸秆和子粒种对Cd的吸收,降幅分别达到53.7%、69.8%和54.6%。SRC通过提高土壤pH以及所含矿物对Cd的吸附来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抑制水稻对Cd的吸收。

  • 相关文献

[1]不同钝化剂修复镉污染稻田及其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冯敬云,聂新星,刘波,李方敏,杨利. 2021

[2]湖北省地质高背景地区水稻-镉的耕地安全生产阈值研究. 易甜,彭立军,崔文文,王明锐,姚晶晶. 2020

[3]秸秆还田对水稻镉吸收影响的整合分析. 聂新星,冯敬云,段小丽,张敏敏,刘波,张斌,杨利. 2021

[4]不同镉胁迫下施用纳米硅和活性硅对水稻的降镉效应. 宋平原,刘君权,杨健,周亚,胡兵,王小伟,汪本福,张枝盛,程建平. 2024

[5]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修复中的生态应用. 吴金平,顾玉成. 2009

[6]磁性固体螯合材料对农田土壤中镉去除的影响因素. 刘骏龙,欧阳光明,聂新星,范先鹏,范力仁,杨利. 2018

[7]干法消解—等离子光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的铜和镉. 王明锐,陶宁丽,袁友明,姚晶晶. 2014

[8]镉胁迫下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变异及生理变化. 徐爱春,陈益泰,陈庆红,王树凤. 2009

[9]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镉活性和大白菜镉吸收影响的比较. 张富林,夏贤格,刘婷婷,杨利,熊桂云,范先鹏,刘冬碧,余延丰,张继铭. 2015

[10]一种新的水中铜铅镉检测方法的等效的判定. 崔文文,王小飞,王明锐,易甜,张惠贤,姚晶晶. 2019

[11]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高粱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 聂新星,张自咏,黄玉红,冯敬云,张志毅,杨利. 2019

[12]一种磁性固体螯合材料对农田土壤Cd的移除修复效果研究. 聂新星,刘骏龙,欧阳光明,范力仁,杨利,夏贤格,范先鹏. 2017

[13]湖北省早稻主栽品种中镉含量差异性研究. 龚艳,胡定金,彭立军,闻胜. 2016

[14]磁性固体螯合材料修复农田镉污染土壤研究. 欧阳光明,聂新星,刘骏龙,刘路,周洋,杨利,范先鹏,范力仁. 2018

[15]硒对镉胁迫下白术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美德,艾伦强,卢超,何银生,刘海华. 2015

[16]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育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0

[17]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与发展. 万正煌,李莉,陈宏伟. 2010

[18]锌、锰、铁过量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李家书,谢振翅,刘国际. 1999

[19]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戚华雄,李进波,张建华,夏明元,万丙良. 2003

[20]包膜化肥在水稻和棉花上的缓释效应. 熊又升,熊桂云,巴瑞先,李双来,乔燕.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