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璐 1 ; 梁利国 1 ; 谢骏 1 ; 徐跑 1 ; 夏飞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快速检测;气溶素基因;细胞兴奋性肠毒素基因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219-2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根据GenBank收录的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基因和气溶素结构基因(aerA),依据嗜水气单胞菌保守序列分别设计能检测alt和aer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供试菌株嗜水气单胞菌扩增2条目的带,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00bp和280bp,而对照菌株温和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河流弧菌的PCR扩增则无条带检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双重PCR最低能检测3×104cfu/mL菌体密度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嗜水气单胞菌模板DNA的检出极限为49fg/μL;同时对送检的患病水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样品均可分离到优势生长的嗜水气单胞菌。结果证实,试验所建立的基于2种基因的双重PCR方法快捷、灵敏,为今后由于该菌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鲢鳙鱼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孙承文,任燕,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 2010

[2]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潘晓艺,沈锦玉,郝贵杰,姚嘉贇,徐洋,尹文林,孙逢明,吴颖蕾. 2011

[3]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镜鲤溃疡病. 卢彤岩,杨雨辉,刘红柏. 2000

[4]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5]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 XUE Hui-juan,薛慧娟. 2012

[6]双重PCR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田园园,江小燕,黎坚平. 2010

[7]鳜弹状病毒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梁红茹,范芷仪,蔡秀珠,付小哲,林强,刘礼辉,黄志斌,牛银杰,林蠡,李宁求. 2020

[8]2型鲤疱疹病毒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罗丹,梁利国,谢骏,吴旭东. 2014

[9]南方养殖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分子特性比较及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迟妍妍,田园园,叶星,邓国成,黎炯. 2011

[10]大口黑鲈虹彩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庆,曾伟伟,刘春,马冬梅,石存斌,吴淑勤. 2013

[11]鳜蛙病毒及鳜弹状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梁红茹,黄瑜聪,付小哲,林强,刘礼辉,牛银杰,黄志斌,林蠡,李宁求. 2021

[12]鱼致病性舒伯特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春,李凯彬,王庆,王芳,曾伟伟,石存斌,吴淑勤. 2014

[13]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14]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15]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2013

[16]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17]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18]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19]体外药动模型中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动及药效研究. 陈俭清,卢彤岩. 2009

[20]不同测定方法对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陈璇,张飞飞,陈志永,隗黎丽,范玉顶,张家奇,徐敏,汤百福,刘彧,钟其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