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天宇 1 ; 陈曦 2 ; 孟顺龙 1 ; 胡庚东 2 ; 李丹丹 2 ; 裘丽萍 2 ; 宋超 2 ; 范立民 2 ; 徐慧敏 2 ; 徐跑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无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微藻;微生态制剂;菌藻协同;水质;生长性能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4 年 012 期
页码: 142-14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发展菌藻协同水产养殖技术提供借鉴资料,概述了水产养殖生物及水环境中藻、菌的基本信息,说明了水产养殖中主要的藻和菌及使用情况,通过不同的试验来了解藻类及菌类对养殖水环境及养殖生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菌藻协同系统对养殖水环境及养殖生物生长性能的作用,最后对优化新型高效菌藻协同调控养殖环境技术作出展望。
- 相关文献
[1]有益微生物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朱林,车轩. 2013
[2]养殖水体环境与对虾白斑综合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奕雯,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文国樑. 2008
[3]两种微生态制剂在斑节对虾高密度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邓吉朋,黄建华,江世贵,李涛,杨其彬,周发林,邱丽华. 2014
[4]微生态制剂对糙海参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水质的影响. 姜松,范嗣刚,温为庚,王军红,黄桂菊,刘宝锁,张博,喻达辉. 2014
[5]放养密度和微生态制剂对施氏鲟养殖水质的影响. 王秋实,张镜群. 2017
[6]微生态制剂Bio100对虎龙斑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免疫、生化指标的影响. 谭连杰,林黑着,黄忠,赵书燕,周传鹏,虞为. 2017
[7]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曾天宇,陈曦,徐慧敏,孟顺龙,金渝钦,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跑. 2024
[8]3种不同养殖模式对精养水体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方彰胜,刘邦辉,王广军,廖国礼,郭松. 2016
[9]不同品牌饲料对斑节对虾生长及水质影响的研究. 张加润,江世贵,林黑着,黄忠,牛津,黄建华,王芸. 2013
[10]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氮收支及其对水质影响. Wang Zhenhua,王振华,Liu Huang,刘晃. 2011
[11]以海洋微藻为原料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王蒙,李纯厚,戴明. 2009
[12]微藻综合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杨贤庆,武琼,胡晓,李来好,吴燕燕,林婉玲,黄卉. 2015
[13]我国微藻资源开发30年蝉变之路. 刘建国,徐冉. 2017
[14]微藻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米铁柱,张梅,甄毓. 2018
[15]温度对四种产油微藻生长和油脂特性的影响. 赵婷,韩笑天,詹天荣,赵卫红. 2016
[16]磺胺甲噁唑对绿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毒理学机制. 熊倩,田斐,刘芳,张林宝,张喆,陈海刚. 2024
[17]虾池常见微藻的光照强度、温度和盐度适应性. 李卓佳,梁伟峰,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 2008
[18]海洋微藻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倪学文. 2005
[19]水生环境中细菌与微藻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 王少沛,曹煜成,李卓佳,杨莺莺,陈素文. 2008
[20]虾池常见微藻种群温度、盐度和氮、磷含量生态位. 梁伟峰,陈素文,李卓佳,曹煜成,杨莺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要求下的pH调控与管理技术初探
作者:刘颖;沈勇平;何俊;殷文健;胡庚东;宋超;张宪中
关键词:
-
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及其对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范丁月;徐慧敏;裘丽萍;李丹丹;胡庚东;范立民;宋超;陈家长;孟顺龙
关键词: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渔业环境;水质调控;生态修复
-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者:郑仕夫;徐慧敏;陈曦;裘丽萍;宋超;范立民;李丹丹;孟顺龙;徐跑
关键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现状;趋势
-
长江江豚保护进展与工作展望
作者:徐跑;刘凯;应聪萍;尹登花;蔺丹清;张家路
关键词:
-
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曾天宇;陈曦;徐慧敏;孟顺龙;金渝钦;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跑
关键词:大口黑鲈;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水质;生长性能
-
环境DNA技术发展及其在长江流域水生生态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娜;杨刚;吴祖立;宋超;熊敏思;赵峰;张涛
关键词:环境DNA;长江流域;生态学
-
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幼鱼组织结构、酶活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魏孟申;郑涛;路思琪;强俊;陶易凡;李岩;徐跑
关键词:氨氮胁迫;抗氧化;免疫;肠道微生物;大口黑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