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15-2020年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gB、gC、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莉 1 ; 任卫科 1 ; 路超 1 ; 李秀丽 1 ; 李富强 1 ; 田向学 1 ; 池晶晶 1 ; 王利丽 1 ; 江珊 1 ; 董志民 1 ; 鄢明华 1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gC基因;g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3741-37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掌握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5-2020年天津地区分离的20个分离株的gB、gC和gE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2012年后中国变异株相比,3种基因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gB基因均为99.9%~100%;gC基因为99.7%~100%和99.4%~100%;gE基因为99.7%~100%和99.6%~100%。遗传进化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依据gB、gC、gE基因绘制遗传进化树均可将PRV毒株分为GⅠ型和GⅡ型,天津分离株属于GⅡ型;其中19个分离株与PRV变异株遗传关系较近,属于同一亚分支,并存在相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另外1个分离株(TJBD6株)gB和gE基因与PRV变异株遗传关系较近,氨基酸变异位置与PRV变异株一致,但其gC基因与经典株Ea株遗传关系较近,且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上述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天津地区流行的PRV毒株存在经典株和变异株2种类型,其中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本次研究初步调查了天津地区PRV分子流行特征,可为猪伪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区分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株和野毒株的gE-PCR方法的建立. 张莉,丁伯良,王英珍,鄢明华. 2008

[2]猪圆环病毒2型天津及周边地区分离株的遗传演化分析. 王利丽,郑丽,路超,任卫科,张莉,李富强,鄢明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