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叶单枞黑茶降血糖活性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琼仙 1 ; 尹胜 1 ; 周盈利 1 ; 苗爱清 2 ; 李绮汶 1 ; 刘静 1 ; 朱龙平 1 ; LESLIE Brown 3 ; 王冬梅 1 ;

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药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AECS-QuikPrep

关键词: 黑茶;白叶单枞;α-葡萄糖苷酶;高速逆流色谱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6 期

页码: 85-87+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白叶单枞黑茶的60%乙醇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导向下,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获得活性流分,进一步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结果显示,黑茶6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经D101柱层析所得的流分D-6、D-7及D-8在25μg/mL浓度下具有较黑茶60%乙醇提取物强的酶抑制活性,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9.31%、77.53%及75.23%。对活性流分D-7采用溶剂系统: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水-乙酸(4∶1∶1∶4∶0.1,v/v)进行了HSCCC分离,得到化合物1、2,纯度均大于95%,经结构鉴定确定二者分别为牡荆苷、异牡荆苷。

  • 相关文献

[1]不同发酵茶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活性初步研究. 程悦,吴文玉,苗爱清,徐索文,庞式,王铁桥,刘培庆,王冬梅. 2010

[2]白叶单枞不同发酵茶中多酚类成分的HPLC-MS/MS分析. 苗爱清,程悦,梁祈,赵超艺,凌彩金,庞式,王冬梅. 2011

[3]白叶单枞和黄观音茶树芽叶中茶多酚的HPLC-DAD/MS/MS分析. 卢嘉丽,王冬梅,苗爱清,杨得坡. 2007

[4]黑茶发花过程中冠突散囊菌对茶叶中游离氟含量的影响. 关美玲,刘仲华,刘素纯,陈栋,黄建安,李佳莲. 2012

[5]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同时纯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 张友胜,施英,徐玉娟,肖更生,刘学铭. 2008

[6]茯砖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陆英,钟晓红,操君喜,林海燕,陈栋,刘仲华. 2017

[7]不同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陈维,马成英,操君喜,陈栋. 2019

[8]基于滋味和香气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鉴别不同贮藏年份的康砖茶. 乔小燕,操君喜,车劲,陈栋,刘仲华. 2020

[9]岭头单枞黑茶渥堆工艺探讨. 黄国滋,赖兆祥,卓敏. 2008

[10]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研究. 许书慧,陈惠琴,范玉娇,陈朋伟,梅文莉,戴好富. 2019

[11]龙眼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黄儒强,刘学铭,曾庆孝. 2005

[12]不同苦瓜品种皂苷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刘慧娟,张名位,张瑞芬,张雁,魏振承,马永轩,刘磊,邓媛元. 2017

[13]高良姜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 王辉,翟红莉,梅文莉,易博,蔡彩虹,曾艳波,董文化,戴好富. 2014

[14]荔枝果肉多糖级分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黄菲,张瑞芬,董丽红,肖娟,唐小俊,张名位. 2016

[15]苦瓜皂苷和多糖的连续提取工艺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王琪,邓媛元,张名位,张瑞芬,张雁,唐小俊,魏振承,池建伟. 2011

[16]荔枝壳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杨丽珍,邹波,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 2017

[17]青香蕉果肉多酚成分鉴定及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王倩,王娟,傅金凤,盛鸥. 2024

[18]海南栽培肾茶中1个新的桉烷型倍半萜. 陈惠琴,张荣荣,梅文莉,蔡彩虹,盖翠娟,于旭东,戴好富. 2019

[19]肉桂多酚清除自由基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 龙晓珊,廖森泰,刘书成,刘凡,黎尔纳,庞道睿,穆利霞,王卫飞,邹宇晓. 2021

[20]不同苦瓜品种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田力东,张名位,郭祀远,张瑞芬,池建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