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对春小麦耗水、产量和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慧芝 1 ; 吕军峰 1 ; 郭天文 1 ; 张国平 1 ; 董博 1 ; 张绪成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季节性耗水;产量;水分平衡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22 期

页码: 4392-44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干旱、降水供需错位和春季低温是制约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春小麦生产的主要因子,如何最大限度保蓄自然降水、实现水分的跨季节利用,则是该区春小麦产量稳定提高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大田定位观测的基础上,揭示全膜覆土穴播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季节性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休闲期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并评判其年际土壤水分平衡效应。方法试验于2011—2013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进行(104°36′E,35°35′N),以春小麦陇春27号为试验材料,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地膜覆盖穴播(FM)和露地穴播(CK)3个处理,测定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量、生物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计算休闲效率、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收获指数等指标。结果 2011和2012年3个处理的春小麦耗水量无显著差异,但2013年FMS耗水量显著高于CK。FMS和FM可增加春小麦苗期到孕穗期耗水,且此阶段的耗水量在干旱年份分别较CK增加27.2%和9.6%,在丰水年份分别较CK增加52.2%和44.6%。虽然FMS和FM在各生育期的耗水量无显著差异,但FMS在丰水年(2012年和2013年)的耗水量较FM有增加趋势,且这一效果在2013年尤为明显。FMS和FM在休闲期可补充0—80 cm土层土壤水分25.4和18.3 mm,比CK分别低2.2和9.3 mm;补充8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78.0和71.0 mm,比CK分别高30.0和23.1 mm;与2011年播前相比,种植3年春小麦后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FMS增加了23.8 mm、FM增加了22.5 mm、CK增加了12.4 mm。FMS的休闲效率为30.5%—52.6%,比CK高12.8%—109.5%,比FM高4.5%—40.9%。FMS的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CK(P<0.05);收获指数为0.4—0.5,比CK高32.5%。FMS的产量为1 750—3 18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5.5—11.5 kg·hm-2·mm-1,分别比CK增加40%—220%、27%—239%,而且干旱年份的增加幅度更高。在干旱的2011年,FMS处理的产量较FM增加26.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8.2%;在丰水的2013年,FMS处理的产量较FM增加20.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8%,两年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FMS较FM具有更明显的丰水年份增产、干旱年份适应干旱胁迫的潜力,能够实现该区春小麦生产稳产高产的目标。结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FMS种植模式有效提高了春小麦播前和生长前期的土壤贮水量,并使春小麦苗期—孕穗期的作物耗水量显著升高,增加春小麦穗粒数,扩大籽粒产量库容和促进灌浆,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在休闲期完全补充春小麦生育期消耗的0—200 cm土壤水分,保持春小麦田的土壤水分年际平衡。

  • 相关文献

[1]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7

[2]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国平,张平良,张绪成. 2014

[3]半干旱区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糜子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张小红,张绪成. 2012

[4]栽培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曾骏,郭天文,张平良,刘晓伟,姜小凤,董博,谭雪莲. 2020

[5]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 2019

[6]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春小麦农田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俞盛山,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曾骏,姜小凤. 2018

[7]覆膜穴播方式对旱地小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的影响. 谢永春,张平良,郭天文,姜小凤,侯慧芝. 2015

[8]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俞盛山,曾骏,谭雪莲. 2021

[9]全膜覆土穴播及施肥对旱地春小麦养分、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许婷,吕军峰. 2014

[10]不同穴播种植方式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张绪成,吕军峰,侯慧芝. 2012

[11]试论甘肃旱地春小麦育种的组合配制及后代选择. 刘效华. 2021

[12]全膜微垄沟穴播对春小麦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及其光合和产量效应.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0

[13]旱地高蛋白春小麦会宁18推广的实践与体会. 倪建福. 2004

[14]不同肥料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李夏瑛,郭天文,张平良,刘晓伟,曾骏. 2020

[15]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豌豆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汤瑛芳,张小红,张绪成. 2015

[16]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张绪成,杨如萍,郭天文. 2010

[17]不同种植方式对高寒旱区地膜小麦耗水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刘风,王红丽. 2024

[18]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徐银萍. 2015

[19]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方彦杰,关建红. 2014

[20]不同栽培模式对大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