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不同生育期茎秆流特征及其模型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波 1 ; 吴发启 1 ; 陈宇 1 ; 马璠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流量测定;降雨;模型;玉米;茎秆流;降雨强度;垂直投影面积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118-12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系统测定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茎秆流量并建立简易实用模型,该研究以单株玉米(Zeamays)为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系统测定不同降雨强度、不同测试阶段玉米植株的茎秆流量,分析了玉米茎秆流与叶面积和降雨强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株玉米茎秆流模型构建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在其全生育期内,茎秆流量占冠层上方降雨的44.55%;茎秆流量随叶面积、降雨强度增大呈现增加趋势,茎秆流率随叶面积增大呈增加趋势但是随降雨强度的变化不显著。通过分析其关系,构建了单株玉米茎秆流的理论模型、半经验模型和经验模型。经试验验证,3个模型都适用于估算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茎秆流量及茎秆流率,且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并认为单株玉米的半经验模型在实际测量与应用中更为简便精确。该研究提出的玉米茎秆流模型可为研究玉米冠层对降雨及喷灌水分的空间分异、土壤水分运移及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计算方法,同时为玉米大田灌溉的水量平衡及水肥管理提供指导。

  • 相关文献

[1]模拟降雨条件下玉米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马波,李占斌,马璠,吴发启. 2015

[2]模拟降雨条件下作物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马波,马璠,李占斌,吴发启. 2014

[3]玉米冠下溅蚀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马波,马璠,吴秋菊,吴发启. 2012

[4]模拟降雨条件下谷子和冬小麦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马波,耿晓晨,马璠,李占斌,吴发启. 2014

[5]种植大豆地表土壤溅蚀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马波,吴发启,马璠. 2013

[6]宁南山区不同降雨强度下坡地的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王月玲,王思成,马璠,蔡进军,潘占兵. 2011

[7]环境因子远程监测技术对枸杞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李锋,刘晓彤,罗健航,赵营,王海廷,张学军. 2020

[8]降雨对荒漠草原生物土壤结皮化学计量的影响. 吴旭东,俞鸿千,蒋齐,王占军,何建龙,季波,许浩. 2020

[9]黄土丘陵区降雨、土壤水分和苗木成活率的关系. 许浩,蒋齐,潘占兵,李生宝,蔡进军,董立国,王月玲,季波. 2012

[10]树干茎流研究综述. 王永忠,韩新生,蔡进军,许浩,万海霞. 2019

[11]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肉牛动态称重算法研究. 马聪,李锋,张建华,陈学东,张学俭,朱丹. 2020

[12]近红外全波段扫描技术建立数学模型鉴别地沟油方法研究. 赵静,梁瑞,刘新保,田建文. 2021

[13]盐池沙地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建立及其结构调整. 李生宝,蒋齐. 1999

[14]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甘草优化施肥模型构建初步研究. 李明,张清云,安钰,刘华. 2013

[15]4种灌木树种生物量的估测. 于九如,韦少敏,朱灵益,杨忠信,王北. 1993

[16]基于遗传算法进化的人工神经网络(GA-ANN)对葡萄糖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的条件优化. 陈世伟,罗嘉伟,王舸楠,赵廷彬,殷海松,郑志强,郑国保,乔长晟. 2023

[17]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研究. 赵如浪,王永宏,赵健,张文杰,孙发国,谢铁娜. 2015

[18]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组合方案研究. 田军仓,韩丙芳,李应海,沈强云. 2004

[19]土壤施硒对冷害条件下玉米光合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沈强云,Marja Turakainen,Pirjo MaKa,Marvi Seppanen. 2007

[20]同源姊妹种与其双新的配合力测定. 许志斌,杨国虎,罗湘宁.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