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施马粪对暗棕壤团聚体腐殖质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关松 1 ; 窦森 ; 马丽娜 ; 温晓辉 1 ; 周鑫 2 ; 刘金华 1 ; 王研 3 ; 徐雅婧 1 ;

作者机构: 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3.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关键词: 马粪;胡敏酸;团聚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7 年 54 卷 05 期

页码: 1195-1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元素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暗棕壤长期施用马粪(每3年施肥1次)、施低量化肥和马粪配施高量化肥对水稳性大团聚体(>2 mm和2~0.25 mm)、微团聚体(0.25~0.053 mm)和粉/黏粒粒级(<0.053 mm)中腐殖物质-胡敏酸(HA)的分布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探讨施肥对农田土壤肥力的贡献及其团聚体的固碳机制。施用马粪和马粪配施高量化肥分别提高(49.06%)和降低(31.04%)了2~0.25 mm大团聚体比例,3种施肥措施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数量,但对土壤HA数量影响不显著。不同施肥措施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HA的分子结构特征影响不同,3种施肥措施均降低了2~0.25 mm大团聚体HA的缩合度,芳香性增加;微团聚体HA缩合度降低,脂族性增强;施用马粪提高了粉/黏粒HA的缩合度和脂族性,马粪配施高量化肥提高了粉/黏粒HA的缩合度和芳香性,施用低量化肥,粉/黏粒HA缩合度下降,芳香性提高。因此,长施马粪提高了土壤SOC数量,促进2~0.25 mm大团聚体的形成,大团聚体中HA的稳定性提高,利于土壤固碳,而0.25~0.053 mm微团聚体和<0.053 mm粉/黏粒HA的活性增强,利于土壤肥力供给,这些团聚体是评估长施马粪对腐殖质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粒级。

  • 相关文献

[1]免耕与常规耕作下黑土腐殖酸含量与结构的差异. 赵红,郑殷恬,吕贻忠,袁丽伟,曾宪楠. 2010

[2]麦秸还田及配施化肥对暗棕壤腐殖质的影响. 周鑫. 2019

[3]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4]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邹洪涛,韩艳玉,张春峰. 2019

[5]不同开垦年限黑土团聚体养分变化. 宋秀丽. 2014

[6]农垦九三管理局不同开垦年限农田黑土团聚体变化. 谷思玉,胡洋,聂艳龙,蔡海森,宋秀丽,何鑫,崔凯歌. 2015

[7]长期不同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张久明,迟凤琴,韩锦泽,周宝库,匡恩俊.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