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世勇 1 ; 傅洪拓 2 ; 乔慧 2 ; 孙盛明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分子标记;抗病育种;家系选育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3 年 20 期

页码: 39-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中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人工育苗和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其商业价值也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中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此本研究主要从分子标记、性别调控、抗病育种和家系选育4个方面对中华绒螯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中华绒螯蟹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中国太湖和荷兰的中华绒螯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马春艳,陈亚瞿,张凤英. 2005

[2]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刘福平,白俊杰. 2008

[3]鳙基于10个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鉴定分析. 张丹,傅建军,张利德,方敏,朱文彬,王兰梅,苏胜彦,董在杰. 2019

[4]福瑞鲤选育家系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差异分析. 王兰梅,朱文彬,董在杰,苏胜彦,傅建军,阎明信,刘念. 2017

[5]合浦珠母贝选育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范嗣刚,王婧璇,黄桂菊,刘宝锁,郭奕惠,喻达辉. 2016

[6]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半滑舌鳎"鳎优1号"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卢昇,李仰真,王磊,刘洋,程向明,周茜,杨英明,郑卫卫,陈松林. 2022

[7]吉富罗非鱼亲本家系遗传结构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李大宇,肖炜,祝璟琳,邹芝英,韩珏,杨弘. 2015

[8]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抗病力遗传参数估计及其抗病家系筛选. 王炳谦,姜再胜,户国,石存斌,王芳,谷伟,白庆利. 2013

[9]微卫星分子标记辅助镜鲤家系构建. 鲁翠云,曹顶臣,孙效文,梁利群. 2008

[10]一种双层鱼类选育苗种池塘养殖网箱. 耿龙武,尚信池,魏海军,孙志鹏,佟广香,匡友谊,徐伟. 2024

[11]鱼类分子育种理论与技术. 孙效文. 2012

[12]不同盐度时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及鳃酶活性的变化. 冯广朋,庄平,卢俊. 2011

[13]中华绒螯蟹生物学及群体判别的研究进展. YANG Wen-bing,杨文斌,SU Yan-ping,苏彦平. 2010

[14]中华绒螯蟹塘水质的超度量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周群兰,诸康平,谢骏,何义进,刘波. 2010

[15]中华绒螯蟹Myostatin基因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王伟,吴旭干,徐蕾,姚琴琴,成永旭. 2015

[16]三种常见经济虾蟹类眼柄微结构分析. 蒋瑞,刘必林,刘华雪,冯春雷,张健,倪震宇,吴旭干,张虎,舒畅,鲁玉渭. 2018

[17]CpG寡脱氧核苷酸触发中华绒螯蟹酚氧化酶原系统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李红霞,俞菊华,李义,徐跑. 2011

[18]CpG ODN-1670体外处理对中华绒螯蟹血细胞酚氧化酶及其酶原的影响. 李红霞,俞菊华,李义,徐跑. 2010

[19]长江下游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2007~2011年). 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景丽,方弟安,施炜纲. 2015

[20]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F_1不同规格仔蟹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比较. 王世会,王海宁,李清清,吴旭干,成永旭.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