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适应上海生态环境的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产量能力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超才 1 ; 方光华 1 ; 赵华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产量能力;产量构成因素;遗传相关;通径系数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29-33

摘要: 对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有关单位最近育成的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的产量能力分析表明,低芥酸油菜品系8907,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系3108和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系鉴6较适应上海的生态条件,产量能力均比大面积常规推广品种中油821和汇油50高,产量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间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表明,对现有单、双低油菜品种(系)进行筛选和改良,应保持或略减少现有主花序角果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的水平,从严控制二次分枝角果数,适当减少每角果粒数而增加千粒重,对选育适合上海生态条件的单、双低高产油菜品种(系)有显著的效果。分析表明,8907是一个高产、优质,特别适于上海生态条件的油菜新品系。

  • 相关文献

[1]上海地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质育种的探讨.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陈银华. 1998

[2]长江下游地区甘蓝型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系)产量能力、适应性和稳产性分析.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 1991

[3]甘蓝型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孙超才,赵华. 1988

[4]不同地理来源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林一波,杨竹平,吴兆苏. 1992

[5]结球甘蓝主要商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陈锦秀,薄天岳,任云英,侯喜林. 2007

[6]水分胁迫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形成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 侯丹平,谭金松,毕庆宇,张安宁,刘毅,王飞名,刘国兰,余新桥,毕俊国,罗利军. 2021

[7]大麦‘花22’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王新其,李国梁,朱峰,施圣高,石建福,陈小倩,赵志鹏,曹黎明. 2016

[8]水稻机穴播密度对群体冠层光截获及产量构成影响. 王新其,赵志鹏,李国梁,施圣高,曹伟召,陈小倩,左军,曹黎明. 2017

[9]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向农07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10]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11]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12]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3]甘蓝型油菜耐低温发芽种质资源鉴定.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4]'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5]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16]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7]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18]8个油菜品种的耐低温萌发特性及其春播试验. 朱吉风,周熙荣,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 2023

[19]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2001

[20]甘蓝型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的选育. 张俊英,蒋美艳,李延莉,江建霞,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周熙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