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真菌的筛选及产酶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白长胜 1 ; 刘秋瑾 1 ; 尹珺伊 1 ; 王欢 1 ; 田秋丰 1 ; 邱景会 1 ; 汤继龙 2 ; 史同瑞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省兽用药物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领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真菌;筛选;鉴定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098-1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的】筛选生长速度快、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强的真菌菌株,用于植物秸秆降解和高效利用。【方法】从自然界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真菌菌株,利用PDA-愈创木酚和PDA-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初筛,再经过液体发酵检测漆酶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及菌丝生长速率复筛目的菌株,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测序法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对目的菌株产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进行测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到18株真菌,通过初筛筛选出9株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真菌菌株,再经过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高、菌丝生长快的菌株M1,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M1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其漆酶酶活为(243.59±1.11)U/mL,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为(36.03±0.63) U/mL。在5 d的培养期内,菌丝生长速率为(9.43±0.32) mm/d。对菌株M1的发酵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产的漆酶在pH5.0-6.5相对酶活为90%以上,在pH 5.5的介质中最为稳定,在低于55℃环境稳定性较高,相对酶活90%以上;该菌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在pH 5.5-6.5相对酶活为90%以上,在pH 6.0的介质中最为稳定,在低于60℃环境相对稳定性较高,相对酶活90%以上。【结论】本研究筛选到的菌株M1具有较高的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具有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潜力,为植物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有效的菌种资源。

  • 相关文献

[1]野生大豆及种间杂交后代抗灰斑病鉴定筛选.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李宝英. 2005

[2]延胡索氯仿提取物对12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筛选. 申晓慧,张华,冯鹏,姜成,李增杰,石凤善,王强. 2013

[3]分离自东北地区主要蔬菜根茎上的真菌. 杨晓贺,顾鑫,张瑜,丁俊杰,申宏波,赵海红,吕国忠. 2011

[4]我国部分地区蔬菜镰孢菌的分离及鉴定. 杨晓贺,丁俊杰,顾鑫,申宏波,张瑜,吕国忠. 2011

[5]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机制. 宋秀丽,盘雨薇,孙士明,王俊河,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金新月,郝天乐,宋翔雨,杨德光. 2022

[6]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菌的影响. 陶波,蒋凌雪,沈晓峰,栾凤侠,邱丽娟. 2011

[7]黑土细菌及真菌群落对长期施肥响应的差异及其驱动因素. 王慧颖,徐明岗,周宝库,马想,段英华. 2018

[8]东北地区保护地黄瓜根茎上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杨晓贺,吕国忠,高晓梅,赵海红,丁俊杰,顾鑫. 2008

[9]从几种常见真菌中筛选壳聚糖高产菌株的研究. 赵春燕,于艳敏,王振丽. 2009

[10]草莓脱毒苗最优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赵海红. 2015

[11]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筛选. 肖佳雷,辛爱华,张国民,刘迎雪,马军韬,尹静,左辛,任洋. 2010

[12]不同地区玉米杂交种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第一积温带的光合作用特征. 赵念力. 2005

[13]寒地粳稻品种芽期耐碱性筛选. 杜志强,张玉先,田中艳,卞景阳,孙兴荣. 2017

[14]耐旱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初探. 胡继芳,刘传增,马波,王秋菊,李明贤,王宇先,柴丽丽. 2011

[15]西藏灵菇来源酵母菌产谷胱甘肽能力比较及提取条件优化. 孟利,何静,刘峰,朱莹,张迷,李秀凉. 2018

[16]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17]黑河地区高粱田封闭处理除草剂筛选. 张武,项鹏,吴俊彦,李宝华,李艳杰,郝建国. 2019

[18]西瓜叶枯病防治药剂筛选. 梅丽艳,王喜庆,贾云鹤,付永凯,姜威,李志勇,张岩. 2021

[19]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分离与鉴定. 于艳敏,武洪涛,张书利,王永华,赵北平,宋丽娟,高洪儒,闫平. 2011

[20]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研究. 韩业辉,刘洋,苗亿,王立达,李青超,周超,孙培元.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