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4种杀虫剂对茶棍蓟马的防效及其在茶树上的残留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惠芳 1 ; 杨文 1 ; 陈瑶 1 ; 孟泽洪 1 ; 李帅 1 ; 周玉锋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茶棍蓟马;杀虫剂;防治效果;农药残留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48-51

摘要: 为筛选出防治茶棍蓟马安全高效的化学杀虫剂应用于生产,选择30%溴虫腈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和5%联苯菊酯乳油4种化学杀虫剂,采用静电喷雾器喷施,施用剂量为20g/667m2,研究其药后不同时间对茶棍蓟马的防效及其在茶树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4种药剂的施用剂量下,溴虫腈和联苯菊酯的原始沉积量未超过欧盟的MRL标准;噻虫嗪和噻虫啉药后第3天的残留量达欧盟MRL标准;4种药剂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4.16d、4.10d、3.42d和3.16d。根据药效及其残留消解动态结果,综合药剂对蜂类毒性及欧盟禁用农药情况,溴虫腈和联苯菊酯可用于欧标茶基地防治茶棍蓟马,20g/667m2施用剂量下的安全间隔期为7d。

  • 相关文献

[1]迷迭香精油微乳剂对茶树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郭灿,于二汝,皮发娟,冷家归,高秀兵,梁峰豪. 2021

[2]茶树对茶棍蓟马和茶小绿叶蝉抗性与叶片结构的关系. 孟泽洪,杨春,李帅,陈正武,周玉锋. 2022

[3]十二个茶树品种对茶棍蓟马、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及抗性成分初步鉴定. 杨春,孟泽洪,李帅,梁思慧,乔大河,陈正武. 2022

[4]7种杀虫剂防治桔橘粉虱的效果. 周光萍,罗恒. 2011

[5]12种杀虫剂对观赏菊花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比较. 程英,李凤良,金剑雪,李忠英. 2010

[6]在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中应用静电喷雾器的效果分析. 高秀兵,赵华富,张正秋,郭灿,陈娟,张宝林,王家伦. 2012

[7]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防治集成新技术. 姚雍静,周玉锋. 2014

[8]施肥技术对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田间发生量的影响. 姚雍静,牟小秋,赵志清,郭灿,陈娟,卢天国. 2011

[9]植物浸提液防治茶棍蓟马药效试验初报. 姚雍静,卢天国,郭灿,何莲,高秀兵. 2010

[10]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吕召云,郅军锐,周玉锋,孟泽洪,张骏,杨广明. 2015

[11]施肥技术对两种主要茶梢害虫发生量影响的初步观察. 姚雍静,牟春林,赵志清,何莲,郭灿,卢天国. 2011

[12]贵州中部地区茶园茶棍蓟马的空间分布. 张莉,杨春,李帅,孟泽洪,赵兴丽,罗林丽,周玉锋. 2019

[13]锉吸有痕的茶棍蓟马. 孟泽洪,李帅,杨文,周玉锋. 2019

[14]基于mtDNA COⅠ和mtDNA CoⅡ分子标记的 贵州省茶棍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罗林丽,孟泽洪,李帅,赵兴丽,周罗娜,贺圣凌,周玉锋. 2020

[15]南方小花蝽-蚕豆-蚕豆蚜载体植物系统对茶叶害虫的控制效果. 刘梅,张昌容,班菲雪,刘少兰,冉乾军,尚小丽,曾广,曹宇,孙月华. 2021

[16]中国南方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罗林丽,孟泽洪,李帅,赵兴丽,周罗娜,贺圣凌,魏茹蕙,张欣,周玉锋. 2022

[17]一种增效剂对茶棍蓟马杀虫剂增效作用的研究. 毛佳怡,胡吉峰,王艳,王晓环,李学琳. 2022

[18]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田间试验. 何永福,廖国会,袁洁,陈小均,李凤良,程英,江兆春,胡吉锋,张忠民. 2013

[19]杀虫剂配比对水稻大螟的生物活性测定. 程英,李凤良,李忠英. 2008

[20]近两年贵州省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现状. 李文红,李凤良,金剑雪,程英,胡月,曾义玲,向占群,刘莉.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