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北干旱地区春小麦亏缺灌溉及种植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有彪 1 ; 于安芬 2 ; 李瑞琴 2 ; 何振富 2 ; 郭斌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程咨询研究中心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西北;亏缺灌溉;种植模式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64-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春小麦亏缺灌溉及种植模式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穴播与秸秆覆盖条播和露地条播相比,亏缺灌溉时全膜覆盖延长灌浆期和生育期,充分灌溉时延长灌浆期、缩短生育期,使小麦较充分灌浆,产量显著提高。灌水量为3 600m3/hm2且全膜覆盖穴播种植模式效果最好。

  • 相关文献

[1]2008-2012年国家西北旱作中晚熟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兰州点汇总. 苏永全,刘东顺. 2013

[2]西北旱地农业研究进展及科技创新重点内容. 樊廷录,李尚中,赵刚,张建军,王淑英,李兴茂,程万莉,周刚. 2022

[3]西北农业开发的战略抉择. 樊廷录. 2002

[4]亏缺灌溉对石羊河流域主要作物产量和耗水量的影响. 胡志桥,马忠明,包兴国,张久东. 2010

[5]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2009

[6]种植模式和补灌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秦安振,雍蓓蓓. 2019

[7]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组分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响应. 谭雪莲,郭天文,马明生,张平良. 2018

[8]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刘晓峰. 2021

[9]河西绿洲灌区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舒秋萍,杨文玉. 2010

[10]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2024

[11]河西走廊5种作物种植模式的产量潜力估算. 孙建好,赵建华,李伟绮. 2012

[12]乌兰察布不同种植模式下胡麻带田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贾海斌,何海军. 2012

[13]覆盖种植方式和施氮对甘肃庆阳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环. 2017

[14]河西走廊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 包兴国,刘生战,舒秋萍. 2007

[15]胡麻覆膜种植模式对产量、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汪磊,谭美莲,叶春雷,罗俊杰,严兴初. 2016

[16]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胡志桥. 2010

[17]鹰嘴豆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包兴国,杨蕊菊,舒秋萍. 2006

[18]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效应. 陈军,罗影,王立光,李进京,叶春雷,罗俊杰. 2017

[19]武威市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李玉英,孙建好,陶爱丽,谢瑾,程序. 2008

[20]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绿肥间套种植模式研究. 黄涛,包兴国,王婷,胡志桥,张久东,雷明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