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苗期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及磷效率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晓亚 1 ; 张强强 1 ; 于永超 1 ; 赵鹏 1 ; 刘明 1 ; 王静 1 ; 靳容 1 ; 唐忠厚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徐州国家土壤质量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甘薯;耐低磷性;筛选指标;综合评价;磷效率类型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2095-4298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27-31,2

摘要: 以63份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系)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低磷胁迫(0.01 mmol·L-1 KH2PO4)和正常施磷(1 mmol·L-1 KH2PO4)处理,调查并比较不同磷水平下63个品种(系)甘薯苗期地上部干质量(mS)、根干质量(mR)、总干物质增加量(Δm)、蔓长(lV)、根长(lR)、根冠比(R)、地上部磷素积累量(mSP)、根系磷素积累量(mRP)、地上部磷含量(wSP)、地上部磷变化量(ΔwSP)、根磷含量(wRP)、磷素生理利用效率(E)12个性状表征值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耐低磷性评价和基因型差异分类.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不同甘薯材料苗期各性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mR、mRP、mSP、wSP和ΔwSP可作为鉴定耐低磷甘薯基因型的苗期筛选指标.以耐低磷性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甘薯材料划分为耐低磷基因型、中度耐低磷基因型、低度耐低磷基因型和不耐低磷基因型,筛选出徐薯34、红优、坦桑尼亚和苏薯8号4个耐低磷基因型甘薯.供磷水平显著影响甘薯苗期各性状指标,基于甘薯种质间农艺性状、磷素积累量和磷素生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合4种分析方法,可以准确评价甘薯种质资源苗期磷效率状况,为甘薯耐低磷生理机制研究和磷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甘薯苗期耐低氮基因型筛选及不同氮效率类型综合评价. 范文静,刘明,赵鹏,张强强,吴德祥,郭鹏宇,朱晓亚,靳容,张爱君,唐忠厚. 2022

[2]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曹荣祥,戎新祥,庞廷峰,童晓利,王庆南,赵何娟. 1999

[3]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钮福祥,华希新,郭小丁,邬景禹,李洪民,丁成伟. 1996

[4]东非不同肉色甘薯的营养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张毅,Tawanda Muzhingi,岳瑞雪,孙健,张文婷,朱红,钮福祥. 2020

[5]我国草莓新品种选育进展及育种实践. 万春雁,糜林,李金凤,霍恒志,陈雪平. 2010

[6]‘徐薯25’与‘徐22-5’正反交后代薯块品质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2

[7]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2

[8]甘薯抗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李洪民,邢继英,马代夫,谢逸萍,李秀英. 2005

[9]甘薯高淀粉育种研究. 李洪民,马代夫,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3

[10]甘薯F1代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及遗传趋势探讨. 谢逸萍,马飞,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代夫,许士礼. 2005

[11]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刘庆昌,马代夫. 2005

[12]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利用.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周忠. 2005

[13]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 2005

[14]甘薯育种与甘薯产业发展. 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平,李强. 2005

[15]甘薯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资源鉴定.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谢逸萍. 2011

[16]钙镁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Ma Hong-bo,马洪波,Ning Yun-wang,宁运旺,Xu Xian-ju. 2014

[17]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薯干物质累积及分配格局研究. 张辉,朱绿丹,宁运旺,张永春. 2014

[18]氮肥施用对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4

[19]有机水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英文). 刘亚柏. 2014

[20]苏棉10号的丰产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刘水东,何林池,郝德荣.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