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淑英 1 ; 樊廷录 1 ; 李利利 2 ; 赵刚 1 ; 张建军 1 ; 李尚中 1 ; 王磊 1 ; 党翼 1 ; 程万莉 1 ; 唐小明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2.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磷盈亏;农学阈值;黑垆土;长期施肥;黄土旱塬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0 年 38 卷 003 期
页码: 155-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及土壤磷残余,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计算黄土旱塬黑垆土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处理土壤磷始终亏缺,N处理每亏缺磷100 kg·hm-2,有效磷含量下降1.05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当季盈余4.3~207.9 kg·hm-2,累积盈余154.9~7483.6 kg·hm-2,其中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磷盈余最大;土壤累积磷盈余与土壤有效磷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磷肥隔年施)、氮磷配施(NP)、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7.55、2.47、0.28 mg·kg-1和0.46 mg·kg-1;黄土旱塬黑垆土农田有效磷的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分别为22.05 mg·kg-1和13.96 mg·kg-1,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作物农学阈值,NP和S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1 a和24 a,达到玉米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 a和8 a,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玉米农学阈值,还需要3 a可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当磷投入量每年平均达22.9 kg·hm-2时,土壤磷呈持平状态;当磷用量达33 kg·hm-2时,不仅作物产量较高,而且磷肥当季利用率也较高;当磷用量增加到233 kg·hm-2时,作物产量对增加磷投入无响应,土壤磷残余超过90%,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黄土旱塬小麦玉米一年一熟轮作黑垆土农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3.96 mg·kg-1(玉米)和22.05 mg·kg-1(小麦),秸秆还田可促进旱地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下黑垆土有机碳变化特征及碳库组分差异. 樊廷录,王淑英,周广业,丁宁平. 2013
[2]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垆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裴瑞娜,杨生茂,徐明岗,樊廷录,张会民. 2010
[3]黄土旱塬黑垆土长期肥料试验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 王淑英,樊廷录,丁宁平,赵刚,张建军,李尚中,王磊,党翼,程万莉,唐小明. 2018
[4]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霍琳,武天云,蔺海明,曹诗瑜,唐文雪. 2008
[5]生物降解膜对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赵刚,党翼,徐静,王文俊,李尚中,张建军. 2022
[6]黄土旱塬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发育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 2016
[7]长期定位施不同氮源有机肥替代部分含氮化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李尚中. 2017
[8]黄土旱塬区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张建军,王勇,党翼,王磊,唐小明. 2015
[9]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赵刚,王淑英,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李兴茂,程万莉,周刚,倪胜利,樊廷录. 2024
[10]陇东旱塬覆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秸秆还田与减氮的响应. 党翼,张建军,赵刚,王磊,周刚,樊廷录,李尚中. 2023
[11]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黄土旱塬农田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王淑英,樊庭录,丁宁平,赵刚. 2010
[12]覆膜时期与施氮量对旱地玉米土壤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党翼,赵刚,王磊,李尚中,王淑英,程万莉. 2018
[13]黄土旱塬耕作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党翼,赵刚,王磊,李尚中,王淑英,王勇. 2017
[14]黄土高原黑垆土施肥的作物累积产量及土壤肥力贡献.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 2019
[15]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土高原黑垆土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的关系.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 2018
[16]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供氮能力的变化. 王淑英,樊廷录,丁宁平,周广业,李利利,赵刚,张建军. 2015
[17]不同用量有机肥对陇东旱塬黑垆土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张建军,党翼,赵刚,樊廷录,郭天文,王勇,王磊,李尚中. 2016
[18]施肥对黑垆土持水特性及抗旱性的影响研究. 汤莹,武天云,向述荣,刘天同,孙建好. 2002
[19]适量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方可提高河西绿洲土壤肥力及作物生产效益. 马忠明,王平,陈娟,包兴国. 2016
[20]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施提高陇东旱塬黑垆土上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王婷,丁宁平,李利利,周海燕,尚来贵.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北地区玉米亲本制种种子综合活力的评价
作者:袁志鹏;盛石鹏;樊廷录;韩登旭;刘兴斌;罗致春;闫治斌;袁静;吕小瑞;王建华;李莉
关键词:西北地区;玉米杂交种亲本;种子综合活力;逆境;相关性分析
-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类型综合评价
作者:张芮;李红霞;高彦婷;董博;张海粟;温文;王磊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熵权TOPSIS模型
-
陇东旱塬区宜机收玉米品种的性状指标综合评价
作者:张铠鹏;赵海燕;续创业;王腾飞;赵刚;党翼;李尚中;周刚;王磊;张建军;樊廷录
关键词: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籽粒机收指标;灰色关联度
-
不同覆膜类型对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璐;董博;王磊;张芮;张军;江晶;陈光荣;赵振华;马嘉颖
关键词:地膜覆盖;黄土旱塬区;土壤化学性质;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黄土旱塬区近40年降水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刚;王淑英;李尚中;张建军;党翼;王磊;李兴茂;程万莉;周刚;倪胜利;樊廷录
关键词: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降水
-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陇、鲁实践调查
作者:张倩;陈倩;江艳军;胡乃娟;樊廷录;孙洪武
关键词:地膜;回收利用;模式;困境;优化
-
甘肃陇南不同种类花椒籽的营养成分对比研究
作者:张莉;古雪艳;韩富军;徐国伟;张康;王磊;郭志廷;李建喜;Hanyurwumutima Egide;刘佳惠;张洺溪;陈海瑜;张景艳;王学智
关键词:花椒籽;不同品种;甘肃陇南;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