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明对虾FcβGBP-HDL基因和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晓芳 1 ; 高焕 1 ; 孔杰 2 ; 王清印 2 ; 王伟继 2 ;

作者机构: 1.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FcβGBP-HDL;基因组结构;启动子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3 年 37 卷 02 期

页码: 175-1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FcβGBP-HDL是中国明对虾免疫应答中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侵染后其表达显著上调。为了探讨FcβGBP-HDL在免疫应答中的转录调节机制,实验以FcβGBP-HDL cDNA为基础设计引物,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对其基因组DNA和启动子进行克隆,构建一系列缺失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显示,FcβGBP-HDL基因全长6 713 bp,无内含子;启动子区域长1 507 bp,除了1个启动子核心序列、2个SRF、2个TBP、1个CTF和1个CRE等典型的启动子特征外,还有2个GATA-1、3个AP-1、1个c-Ets-1和7个Sp1等参与其它节肢动物免疫基因转录调节的结合位点;同源比对分析表明,FcβGBP-HDL启动子与FcCTL启动子相似度最高(41.4%);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具有不同的启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其中去除5'端2个AP-1后的启动子片段具有最高的启动活性,去除启动子核心序列的启动子片段启动活性最低。研究表明,FcβGBP-HDL启动子可能在免疫反应中受到调节。

  • 相关文献

[1]中国明对虾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比较和遗传力估计. 孙修涛,李健,王清印,宋全山,郭建军,刘勇,孙玉忠. 2004

[2]中国明对虾新品种培育的进展与展望. 王清印,李健,孔杰,宋全山,牟乃海. 2004

[3]第三节三种工业废水对中国明对虾及仔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马绍赛,曲克明. (Mis

[4]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Wnt5基因:cDNA克隆、基因组结构与表达. 周春娅,朱玲,潘滢,谢明松,杨傲傲,陈四清,庄志猛. 2013

[5]斑节对虾2种高血糖激素家族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分析和表达研究. 吴勉之,杨丽诗,周发林,黄建华,姜松,杨其彬,江世贵. 2018

[6]海蜇Frizzled1基因的克隆及在无性繁殖中的表达. 潘滢,朱玲,周春娅,陈四清,庄志猛. 2018

[7]鱼类细胞肿大病毒属全基因组结构和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贾坤同,孔晓瑜,史成银. 2009

[8]海蜇Frizzled1基因的克隆及在无性繁殖中的表达. 潘滢,朱玲,周春娅,陈四清,庄志猛. 2018

[9]鲟源海分枝杆菌基因组结构及致病性. 龚可立,杨硕,胡思美,罗凯,张书环,许巧情,李宁求. 2025

[10]中国明对虾抗病新品种-"黄海1号". 徐竹青. 2005

[11]科研硕果累累 质量数量获丰收. 徐竹青. 2005

[12]显微介导的远缘基因渐渗技术在鲤育种中的应用. 闫学春,张晓峰,刘翠,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李超,葛彦龙. 2011

[13]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14]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何玉英,李少飞,王清印,李健. 2016

[15]中国明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孔杰,高焕. 2005

[16]渤海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 肖广侠,宋文平,郭彪,高燕. 2014

[17]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孙铭,葛倩倩,李健,葛红星,翟倩倩,赵法箴. 2016

[18]中国明对虾MKK3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氨氮胁迫下的表达. 姚万龙,何玉英,刘萍,李健,王清印. 2016

[19]人工培育对虾苗种体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组成分析. 张晓静,宋晓玲,万晓媛,杨冰,黄倢. 2016

[20]中国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和池塘水体中弧菌的检测分析. 陈晓玲,邱亮,魏海英,王君霞,孙成峰,许传堂.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