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特色茶叶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肖云 1 ; 饶秋华 1 ; 刘兰英 1 ; 傅建炜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茶叶;细菌群落结构;16S rRNA;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28-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福建特色茶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种类茶叶间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福建特色茶叶大红袍、铁观音、花茶共15组样品,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类茶叶中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经过高通量测序以及统计分析,最终共获得11 472个OTU,包括37个门,95个纲,150个目,207个科,277个属。比较3种茶叶,发现大红袍在物种丰度上要高于铁观音与花茶,花茶的物种多样性要高于大红袍与铁观音,且同为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在细菌群落结构上更为相似。在属水平上,10组大红袍样本中共有的优势属为乳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2组花茶样本中共有的优势属为拟杆菌属,3组铁观音中共有的优势菌属为乳球菌属与双歧杆菌属。其中,丰度前10的优势属中有5个为乳酸菌。通过共现网络分析,表明乳酸菌与其显著相关的大部分物种呈互利生长的关系。【结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优势菌纲为芽孢杆菌纲和放线菌纲,花茶的优势菌纲为梭状芽胞杆菌纲与拟杆菌纲。比较3种茶叶的细菌群落结构,发现茶叶种类可能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乳酸菌在3种茶叶中均为主要优势细菌。

  • 相关文献

[1]茶园间作灵芝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艳春,林忠宁,陆烝,刘明香. 2019

[2]连续水旱轮作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方宇,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 2018

[3]辣椒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李莹,刘兰英,姜宇杰,何肖云,邱胤辉,任丽花,傅建炜. 2023

[4]餐厨垃圾生物炭、炭基肥对种植芥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黄家庆,叶菁,陈彪,翁伯琦,王义祥. 2022

[5]花生壳生物炭对镉污染菜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黄家庆,赖永翔,翁伯琦,叶菁,刘岑薇,王义祥. 2020

[6]一株兔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王锦祥,桑雷,孙世坤,陈冬金,陈岩峰,谢喜平. 2019

[7]一起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细菌分离和鉴定. 王锦祥,桑雷雷,孙世坤,陈冬金,陈岩峰,谢喜平. 2018

[8]猕猴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分离鉴定. 程龙飞,吴志强,刘荣昌,孔丽芳,傅光华,陈红梅,黄瑜. 2020

[9]云南苍山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 郑梅霞,朱育菁,刘波,王阶平,陈峥,潘志针,刘国红. 2019

[10]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分析与鉴定. 许斌福,程海华,池洪树,方冬兰,柯巧珍,韩坤煌,王凡,龚晖. 2015

[11]一株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 王锦祥,桑雷,孙世坤,陈冬金,陈岩峰,谢喜平. 2019

[12]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李素一,池洪树,陈斌,张晓佩,许斌福. 2024

[1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可培养芽胞杆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 葛慈斌,郑榕,刘波,刘国红,车建美,唐建阳. 2016

[14]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与16S rRNA的芽胞杆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 刘国红,刘波,林营志,唐建阳. 2015

[15]6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车勇良,陈如敬,江斌,王隆柏,魏宏,吴学敏,庄向生,周伦江. 2014

[16]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17]硫丹在茶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 2009

[18]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的细菌群落多样性. 陈倩倩,刘波,朱育菁,刘国红,车建美,王阶平,郑雪芳,张海峰. 2019

[19]甘薯病毒病原相关的microRNA的挖掘及分析. 李华伟,刘中华,张鸿,许泳清,李国良,林赵淼,邱永祥,罗文彬,纪荣昌,汤浩,邱思鑫. 2018

[20]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铁皮石斛植物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