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型海藻发酵生产甲烷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春燕 1 ; 刘慧 1 ; 叶乃好 1 ; 李晓川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

关键词: 大型海藻;发酵;甲烷;微生物筛选;原料;接种物;人工养殖

期刊名称: 中外能源

ISSN: 1673-579X

年卷期: 2011 年 04 期

页码: 27-35

摘要: 大型海藻发酵生产甲烷属生物质能,是一种碳中性的清洁能源,是重要的海洋生物碳汇。不同种类的藻类发酵产甲烷的潜力是不一样的,其中巨藻含有丰富的甲烷成分,但其自然资源量有限,而人工养殖依然是一个难题,如何持续不断地提供原材料是巨藻生物质能源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海藻发酵产甲烷是多种微生物联合作用的结果,从整体上可划分为产甲烷菌群和不产甲烷菌群,它们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产甲烷菌利用不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物H2、CO2等最终合成甲烷。海藻发酵过程的微生物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大体可以利用沼气发酵微生物经过定向培养和筛选而获得。多数人支持将沼气发酵过程分为水解液化、酸化和甲烷化三个阶段的理论,而甲烷形成途径包括菌种间H2的转移和由乙酸产生甲烷。甲烷发酵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原料的成分和颗粒大小以及接种物、发酵温度、发酵料液pH值、接种率及接种物中对发酵菌活性有影响的物质等,甲烷产率最大化的最主要前提是反应条件要达到最优化。我国在海藻大规模养殖方面具有先天的自然条件及技术和人力优势,为海藻生物质能源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在技术上还有待突破,特别是在接种物培养、甲烷产率控制等一些特定环节上还需加强研究。

  • 相关文献

[1]人工鱼礁模型和大型海藻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的诱集作用. 刘鸿雁,吕洪斌,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2]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及大型海藻携带AVNV病毒的检测分析. 王娜,李赟,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10

[3]大型海藻对重金属镉、铜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王增焕,林钦,李刘冬,王许诺. 2013

[4]桑沟湾六种大型海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高亚平,张继红,方建光,吴桃,张明亮,唐望,毛玉泽,任黎华,刘顶海. 2011

[5]钩虾对大型海藻的摄食选择及其潜在的碳汇分析. 薛素燕,毛玉泽,李加琦,蒋增杰,方建光. 2022

[6]高通量测序分析西沙晋卿岛两种草食性鱼类对大型海藻的摄食差异. 吴鹏,王腾,刘永,李纯厚,凌娟,肖雅元,林琳. 2023

[7]上海金山城市沙滩人工潟湖水体生态修复及效果评价. 叶维钧,陈亚瞿. 2014

[8]养殖海域赤潮发生、生物防治和生态系统管理. 杨宇峰,范春雷,李纯厚,贾晓平. (Mis

[9]科研硕果累累 质量数量获丰收. 徐竹青. 2005

[10]5种养殖鲟鱼怀卵差异及周年繁殖. 王斌,彭涛,夏永涛,师伟,张大海,陈金平. 2011

[11]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张书环,聂品,舒少武,杜浩,Foo Khong Lee,杨月梅,邵纯,邸军,黄君,曾令兵,危起伟. 2017

[12]网箱和流水池塘养殖俄罗斯鲟的生长特性. 许式见,邵辉,胡谋,石灏,夏永涛,张颖,孙大江. 2018

[13]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王美垚,崔明. 2019

[14]井冈山地区大鲵繁养技术之四: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 孙雪娜,冯文生,冯广朋,王海华. 2020

[15]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生物物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范帆,尹飞,王建,李杰. 2011

[16]狼鳗幼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刘宇岩,李凤辉,朱文静,边力,葛建龙,刘长琳,曲江波,高文磊,陈四清. 2022

[17]人工养殖条件下哲罗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姜作发,尹家胜,徐伟,匡友谊,李永发,贾锺贺. 2003

[18]野生及人工养殖半滑舌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马爱军,刘新富,翟毓秀,柳学周,庄志猛. 2006

[19]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2020

[20]刀鲚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研究进展. 魏广莲,徐钢春,顾若波,徐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