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华 1 ; 徐日荣 2 ; 李爱萍 2 ; 郑开斌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蚕豆;浸种;正交试验;聚乙二醇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61-64
摘要: 利用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PEG浓度、硼浓度、钼浓度及浸种时间对大粒蚕豆发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酸铵24mg.L-1、硼酸钠4mg.L-1、PEG 5%、浸种时间16h或钼酸铵8mg.L-1、硼酸钠8mg.L-1、PEG5%、浸种时间24h两组浸种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均达100%。PEG和浸种处理时间对蚕豆浸种的发芽影响最大,硼和钼微量元素浸种对蚕豆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大粒蚕豆浸种的PEG最佳浓度为5%,最佳浸种时间为16h。
- 相关文献
[1]水分胁迫对圆叶决明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任丽花,王义祥,罗旭辉,翁伯琦. 2013
[2]正交试验法在荔枝体胚诱导过程中的应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易干军,张秋明. 2006
[3]浸种处理对闽引羽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陈义萍,应朝阳,黄榕辉. 2010
[4]沼液浸种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刘远,张晓佩,高承芳,陈鑫珠,李文杨,董晓宁. 2014
[5]浸种处理对圆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陈瑞金,陈永怀,黄榕辉. 2011
[6]沼液的综合利用现状综述. 林鸿雁,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 2012
[7]苯醚甲环唑浸种及苗期喷雾处理对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效果. 欧阳振华,甘林,郑秀琴,黄伟群,兰成忠,代玉立,杨秀娟. 2024
[8]蚕豆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李爱萍,赖永红,廖海林,郑开斌. 2002
[9]日本蚕豆"ラまみ长荚"丰产栽培技术. 唐兆秀,陈家铨. 1998
[10]春化时间对蚕豆幼苗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华,郑晨华,李爱萍,郑开斌,潘文. 2012
[11]蚕豆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效力研究. 李爱萍,郑开斌,林碧英,陈象新. 2007
[12]蚕豆不同部位左旋多巴(L-Dopa)含量研究. 郑开斌,李爱萍,廖素凤,曹奕鸯,沈金泉,陈常浙,郑金贵. 2012
[13]不同蚕豆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康智明,郑开斌,徐晓俞,李爱萍. 2015
[14]微核监测技术在蚕豆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郑开斌,李爱萍,臧春荣,纪荣昌. 2006
[15]蚕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李程勋,徐晓俞,郑开斌,李爱萍. 2022
[16]蚕豆花水提取物的UPLC-ESI-QTOF质谱联用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程勋,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 2022
[17]大粒蚕豆“大朋一寸”特征特性及花荚期田间调控技术研究. 李爱萍. 2010
[18]2种干燥方式下蚕豆氨基酸品质的比较分析. 林宝妹,邱珊莲,郑开斌. 2021
[19]紫云英ISSR引物的筛选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孙清信,陈坚,张辉,祁建民,林忠平,胡鸢雷,林新坚. 2012
[20]水稻条纹病毒胁迫下灰飞虱基因的差异表达. 肖冬来,邓慧颖,谢荔岩,吴祖建,谢联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豆OFP蛋白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李程勋;徐晓俞;李爱萍
关键词:木豆;OFP蛋白基因家族;表达分析
-
有机肥替代化肥与生物炭配施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作者:王莎莎;陈俊玲;张晓杰;李艳春;陈华;王义祥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生物炭;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储量
-
肉桂茶纯露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徐晓俞;李程勋;李爱萍;郑开斌;潘键;侯明香
关键词:茶叶;肉桂茶纯露;挥发性成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福建省再生稻的生产现状及其增产潜力与发展对策
作者:翁伯琦;刘岑薇;陈华;李艳春;林怡;姜照伟;王义祥
关键词:再生稻;生产现状;发展思路;对策;福建省
-
福建省竹产业发展及笋壳资源化利用现状
作者:钟珍梅;雷裕;李春燕;陆烝;郑开斌
关键词:竹产业;笋壳;饲料化;基质化;肥料化
-
福建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陈湘瑜;陈昊;徐日荣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病害;虫害;草害;福建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