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盖志佳 1 ; 刘婧琦 1 ; 刘爱群 2 ; 韩德贤 2 ; 赵桂范 1 ; 唐晓东 2 ; 刘伟婷 2 ; 张敬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有机;大豆;免耕;杂草管理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3 年 3 卷 11 期
页码: 51-54,69
摘要: 以覆盖作物为基础的有机大豆轮作免耕生产体系之所以已经引起农民、研究专家和其他农业职业者的关注,是因为这个新体系具备提高土壤保护、降低劳动力需求和燃油使用的能力。该体系以使用黑麦覆盖作物为基础创造抑制杂草和促进大豆生长的原地覆盖作物。阐述了国内外关于以覆盖作物为基础的有机大豆轮作免耕生产的试验,概括了现在的杂草管理策略研究进展,对未来有机大豆轮作免耕杂草管理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特别是黑龙江省有机大豆轮作免耕杂草管理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 相关文献
[1]大豆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盖志佳,刘婧琦,刘爱群,韩德贤,赵桂范,唐晓东,刘伟婷,张敬涛. 2013
[2]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3]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4]耐低温大豆合农60特性及免耕高产种植技术. 盖志佳,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苗忠文. 2019
[5]免耕秸秆覆盖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张敬涛,刘婧琦,赵桂范,盖志佳,蔡丽君,张伟,郭伟,李春华,刘秀芝. 2015
[6]玉米-大豆免耕轮作体系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赵桂范,张伟,龚振平,马春梅. 2015
[7]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大豆根系分布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2
[8]轮作体系下窄行密植免耕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蔡丽君,刘婧琦,杜佳兴,赵桂范,张敬涛. 2017
[9]寒冷地区苦苣越冬有机栽培技术. 吴玉娥. 2013
[10]水稻育秧棚中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探讨及展望. 赵海红. 2014
[11]生物除草剂新发展及其在大豆田除草上的应用. 刘爱群,刘伟婷,张敬涛,宋洁,许艳丽. 2013
[12]水稻育秧棚在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上的综合利用. 赵海红. 2014
[13]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14]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淋水技术的抗旱保苗效果及效益分析. 刘玉涛,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高盼,郑旭,于海林,王俊河. 2021
[15]利用水稻育秧棚进行稻草覆盖繁殖马铃薯技术研究. 赵海红,丁俊杰,顾鑫,杨晓贺,李灿东,徐杰飞,王庆胜,李增杰. 2020
[16]免耕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宋勇,王宇先,赵蕾,徐妍,王冰雪,高盼,徐莹莹,杨慧莹. 2021
[17]免耕栽培不同秸秆覆盖量下土壤温度变化研究. 张敬涛,刘婧琦,赵桂范,盖志佳,蔡丽君,张伟,郭伟,李春华,刘秀芝,赵文军,郑海燕,王庆胜. 2015
[18]绥化地区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薛英会. 2010
[19]半干旱区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孙善文. 2023
[20]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黄春艳,郭玉莲,王宇,黄元炬,朴德万,苏保华,徐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巴西主要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情况分析
作者:唐晓东;闫文义
关键词:领土面积;南大西洋;基本情况介绍;中国和美国;农产品生产;巴西农业;南美洲;俄罗斯
-
黑龙江省大豆抗旱综合防控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大豆;抗旱;防控;技术措施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明专利转化现状、影响因素与建议
作者:李国泰;赵杨;唐晓东;左辛;李旭
关键词:发明专利;农业;转化;影响因素;现状;建议
-
三江平原水田改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水田;旱田;大豆;高产;三江平原
-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翻耕;带状耕作;轮作;保护性耕作
-
窄行密植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窄行;密植;大豆;保护性耕作
-
黑龙江省鲜食大豆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鲜食大豆;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庭院栽培;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