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土中铁-氮循环耦合体系影响镉活性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义纯 1 ; 李永涛 2 ; 李林峰 2 ; 唐明灯 2 ; 王艳红 2 ; 艾绍英 3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稻土;铁氧化还原;氮循环;耦合体系;镉活性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28-3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关于铁-氮循环耦合体系对镉(Cd)活性影响的研究目前尚鲜见报道.本文采用淹水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硝酸根(NO_3~-)、铵根(NH_4~+)处理条件下,南方典型Cd污染水稻土中铁氧化还原与氮形态转化耦合关系及其对Cd活性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不同处理的pH值逐渐向7.0靠拢,Eh值由273~321 mV持续下降至118~132 mV,pe+pH值(e-活度的负对数值与H+活度的负对数值之和)从10.62~11.19持续下降至8.55~8.83,土-水体系处于中度还原条件;化学反硝化(Chemodenitrification)和NO_3~-依赖的厌氧铁氧化过程(Microbial NO_3~--dependent FeIIoxidation,NDFO)生成无定形氢氧化铁(Fe(OH)_3(amorp)),其对Cd~(2+)专性吸附及与Cd~(2+)共沉淀降低了有效态Cd浓度,加之pH值上升增大Cd~(2+)在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量,导致水稻土中Cd活性下降;NH_4~+被Fe(OH)_3(amorp)厌氧氧化(Anaerobic NH_4~+oxidation coupled to FeIII reduction,Feammox)会消耗H+而提高体系的pH值,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Cd活性,但其自身与Cd~(2+)对土壤固相表面吸附位点的竞争,可能会更大程度地减少Cd~(2+)在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量,而导致Cd活性提高.本研究成果可为丰富和拓展水稻土中Cd的生物地球化学理论,并为南方Cd污染农田修复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基于DEM和Cokriging的增城市水稻土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研究. 刘序,李华兴,缑武龙,徐剑波,胡月明. 2009

[2]Cr~(3+)、Ni~(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 任宗玲,黄丽芸,李永涛,戴军. 2010

[3]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土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蒋瑞萍,李苹,解开治,赵记军,黄旭,徐培智,张发宝,陈建生,唐拴虎. 2009

[4]广东省水稻土有机质和氮、磷、钾肥力调查. 黄继川,彭智平,徐培智,于俊红,林志军,吴雪娜,杨林香,崔金娟. 2014

[5]厨余堆肥对土壤典型肥力指标的影响初探. 袁涛,吴继军,高云超,官利兰,郭玉婷,程根,张新明. 2013

[6]广东省耕作土壤主要养分障碍及其对策. 陈建生. 2001

[7]围海造田水稻土磷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机理. 刘辉,刘忠珍,杨少海,胡正义,赵言文. 2011

[8]广东主要耕作土壤硫素状况分析. 张发宝,陈建生,徐培智,唐栓虎. 2003

[9]1984年以来广东水稻土pH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曾招兵,曾思坚,刘一锋,汤建东,张满红. 2014

[10]华南地区壮伟环毛蚓(Amynthas robustus)和皮质远盲蚓(Amynthas corticis)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张池,陈旭飞,周波,黎健龙,杨成方,戴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