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7的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恒木 1 ; 陈剑平 1 ; 雷娟利 1 ; 程晔 1 ; 薛庆中 2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实验室

2.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7;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1005-7021

年卷期: 2002 年 42 卷 02 期

页码: 200-2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应用RT PCR技术克隆了 2个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iceblack streakeddwarfvirus,RBS DV)中国分离物 ,即浙江分离物和河北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S7,并测定了他们的全序列。结果表明 :RBSDV浙江分离物 (RBSDV Zj)基因组片段S7全长 2 1 93nts(EMBL登录号为AJ2 9742 7) ,RBSDV河北分离物基因组片段S7全长 2 1 90nts(EMBL登录号为AJ2 9742 8) ,二者均含有两个开放阅读框 (openreadingframe,ORF) ,分别编码约 41kD和 3 6kD多肽 ,2个中国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高达 99% ,相应的ORF编码的多肽同源性分别为 1 0 0 %和 94 4% ,与日本RBSDV基因组片段S7核苷酸同源性为 93 4%和 93 8% ,相应ORF编码的多肽同源性分别为98 1 % (ORF1 )、96 5 %和 97 8% (ORF2 ) ,与意大利MRDVS6核苷酸同源性为 85 1 %和85 3 % ,相应多肽同源性分别为 92 3 % (ORF1 )、85 5 %和 86 8% (ORF2 )。

  • 相关文献

[1]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10的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薛庆中,雷娟利. 2002

[2]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9的cDNA克隆和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程晔,雷娟利,薛庆中. 2001

[3]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陈声祥,洪健,吕永平,雷娟利. 2004

[4]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英文). 张恒木,雷娟利,陈剑平,吕永平,陈声祥,薛庆中,M.J.Adams. 2001

[5]与RBSDV外壳蛋白P10互作植物因子的筛选与验证. 孙宗涛,魏佳,李俊敏,王旭,沈国新,陈剑平. 2014

[6]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8蛋白的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特性. 羊健,张恒木,陈剑平,戴良英. 2007

[7]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陈声祥,张巧艳. 2005

[8]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7编码的2个非结构蛋白在病株中的表达检测. 吕明芳,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2

[9]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燕飞,孙丽英,尚佑芬,陈剑平. 2013

[10]四种水稻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非结构蛋白P7-2的互作分析. 张上林,孙丽英,陈剑平. 2013

[11]单头灰飞虱体内两种水稻病毒的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 李俊敏,周燕茹,孙宗涛,王旭,谢礼,陈剑平. 2014

[12]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5b互作的水稻基因片段筛选. 陆颖,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2

[13]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1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自我互作并形成包涵体. 谭子龙,孙丽英,陈剑平. 2014

[14]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张恒木,雷娟利,陈剑平,吕永平,陈声祥,薛庆中. 2001

[15]浙南忍冬属药材rbcL基因序列分析. 李小侠,陶正明,吴志刚,林新春,范传颍. 2012

[16]鸭瘟病毒强弱毒株TK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较分析. 张馨月,张存,冉多良. 2007

[17]油菜N13和N18上含油量QTL作图区间相关候选基因克隆. 邵珏,汪义龙,邵玉锁,曹明富,赵坚义. 2010

[18]兔多杀性巴氏杆菌株外膜蛋白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庞安娜,鲍国连,刘燕,韦强,肖琛闻,季权安. 2010

[19]鸡Cacna1s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张军,卢立志,王继文,吕佳,王得前,杨福生,沈军达,陶争荣,田勇,任晋东,张静. 2010

[20]马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anaui三类Gα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勇,张震,邱海萍,王艳丽,王教瑜,孙国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