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方式对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邵千顺 1 ; 杨琳 1 ; 王克雄 1 ; 陈智君 1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关键词: 小麦;栽培模式;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2096-5877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9-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寻适合旱地冬小麦栽培模式,试验选用水旱兼用品种宁冬16号和旱地品种宁冬13号,研究全膜覆土穴播模式(T1)、农民习惯栽培模式—露地条播(T2)和不覆膜穴播模式(T3)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花后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播种方式小麦各营养器官中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率在成熟期表现为:籽粒>茎秆>颖壳>叶鞘>叶片>穗轴,其中籽粒中干物质量占植株总量的比例最大,其分配率达到41.6%~46.0%。籽粒干物质增加过程符合Richards生长方程。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且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间灌浆速率差异明显,但种内不同栽培方式间灌浆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灌浆速率拟合方程因品种和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宁冬16号3种栽培方式间籽粒灌浆速率变化符合三次曲线方程,宁冬13号籽粒灌浆速率在T1模式下符合二次方程,T2和T3模式符合Log-modified模型。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来看,T1产量均高于T2和T3,但T1-13与T2-13和T3-13间差异不显著,且T1模式下千粒重和公顷穗数均高于T2和T3。综合来看,宁冬16号更适宜T1模式种植,宁冬13号在降雨较充足的地区不适宜T1模式,T2模式更为适宜。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邵千顺,王斐,王克雄,杨琳. 2019

[2]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樊明,杨滨齐,李红霞,张双喜,方亮,刘旺清,裘敏,魏亦忠,魏亦勤. 2014

[3]肥密水平对‘宁冬11号’灌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维军,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亢玲,何进尚,惠建. 2014

[4]普通小麦-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易位系鉴定及其后代灌浆与产量性状分析. 王掌军,张文杰,万佳颖,白丽娟,贾影影,刘妍,刘凤楼,刘生祥,张晓岗. 2016

[5]山区旱地玉米新品种(系)穗粒性状与干物质累积特性研究. 王斐,王克雄,关耀兵,李玉莲,向国程,李凯. 2016

[6]宁夏旱地玉米新品种"富农340"的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戴丽君,王斐. 2019

[7]苜蓿套种与单种对昆虫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朱猛蒙,刘艳,张蓉,黄文广. 2013

[8]宁南山区旱作春玉米生产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赵营,刘晓彤,罗健航,张学军,张靠稳. 2019

[9]压砂西瓜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郭松,刘声锋,于蓉,田梅,董瑞,王志强,杨万邦. 2020

[10]不同冬播栽培模式对糜子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凯,程炳文,罗世武,杨军学,王湛,王勇,张尚沛. 2022

[11]不同栽培模式对宁夏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玉锋,杨生龙,马静. 2023

[12]对宁夏水稻栽培模式研究的几点思考. 代晓华,马洪文. 2005

[13]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春玲,王丹,宋卫堂,杨冬艳. 2024

[14]宁夏旱作农区不同品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 何进勤,陈智君,桂林国,王天宁,黄建成. 2013

[15]栽培模式对柠条复合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冯海萍,曲继松,郭文忠,张丽娟,杨冬艳. 2012

[16]宁南山区马铃薯种薯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适应性研究. 何进勤,桂林国,陈秉焱. 2012

[17]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增密增产潜力与品质提升研究. 王永宏,张文杰,赵如浪,蔡启明,赵健. 2019

[18]宁夏油用向日葵氮磷钾吸收规律研究. 刘继霞,山军建,曾宝安,马员春. 2014

[19]不同膜色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李明芳,买自珍,桂林国,陆俊武,杨琳,佘萍,撒金东. 2011

[20]根域限制对柠条基质黄瓜幼苗生长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曲继松,张丽娟,冯海萍,杨冬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