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鄂东南双季稻双机插栽培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杰 1 ; 夏贤格 2 ; 陈展鹏 1 ; 涂军明 3 ; 曹志刚 1 ; 张群 1 ; 金红梅 1 ; 程建平 2 ; 张枝盛 2 ;

作者机构: 1.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3.黄冈市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双季稻;机插秧;丰产;增效;种植模式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0 年 59 卷 022 期

页码: 20-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鄂东南双季稻种植存在劳动力投入大、茬口紧、缓苗期长、机插秧基本苗不够等问题,通过开展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研究,发现早稻两优287搭配晚稻泰优398双机插模式两季产量高,整体生育期较短,生产风险低,集成双季稻规模机械化双机插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

  • 相关文献

[1]蜡质芽孢杆菌12-14菌株对苏云金杆菌增效作用的研究. 陈在佴,吴继星,张志刚. 2003

[2]氮肥运筹对机插双季晚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皮楚舒,程建平,赵锋,李阳,汪本福,张枝盛,石后兴,徐顺文. 2017

[3]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锋,皮楚舒,张旅峰,章桃娟,程建平,柯青霞,徐顺文. 2016

[4]不同育秧工艺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赵锋,程建平,李阳,汪本福,张枝盛,徐得泽,石后兴,徐顺文. 2017

[5]油后移栽棉保优丰产增效关键栽培技术. 余隆新,周明炎,羿国香,杨平华,段银廷,韩昌友. 2006

[6]湖北省双季稻双季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 张枝盛,章桃娟,陈杰,翟中兵,程建平. 2022

[7]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双季稻双机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继永,张枝盛,翟中兵,何德志,胡兵,刘茂春,刘桂生,王开进. 2023

[8]湖北省双季稻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游艾青,陈亿毅,陈志军. 2009

[9]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徐华山,李培德. 2010

[10]"早籼晚粳"双季机插周年氮肥高效运筹研究. 李阳,杨晓龙,汪本福,张枝盛,李进兰,程建平. 2021

[11]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 董春华,马朝红,胡柯鑫,何云龙,李万民,褚飞,杨曾平. 2020

[12]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双季稻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胡诚,孙斌,乐群芬,丁立成,郭小梅,乔艳,刘东海,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3]湖北省“早籼晚粳”双季稻机械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程建平,李阳,赵锋,陈少愚,汪本福. 2016

[14]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英文). 董春华,马朝红,胡柯鑫,何云龙,李万民,褚飞,杨曾平. 2021

[15]棉田不同种植模式的环境生物学效应. 张教海,吴勇刚,王孝刚,别墅,夏松波. 2019

[16]不同种植模式对佛手山药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刘东海,乔艳,李双来,张智,李菲,徐为,胡诚. 2021

[17]三种肥料运筹模式对湖北西部坡耕地机条播小麦生产的影响. 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陈泠,邹娟,张宇庆,杨勇,高春保. 2021

[18]促成栽培草莓-春提早豇豆套种模式栽培技术规程. 曾祥国,韩永超,余继明,张庆华,陈丰滢,陈锡洋. 2020

[19]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葛根生长性状调查研究. 郭坤元,王华,林先明,由金文,张美德. 2019

[20]湖北省三峡库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刘方谊,夏颖,黄敏,雷秋良,刘宏斌,范先鹏,张富林,吴茂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