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油菜和土壤中烯草酮的残留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冬兰 1 ; 沈燕 1 ; 刘贤进 1 ; 马尧瑶 1 ; 余向阳 1 ; 孙星 1 ; 田甜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食品安全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烯草酮;液质联用仪;残留;油菜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10 年 49 卷 01 期

页码: 58-59+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酸(体积比90∶10∶0.1),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油菜和土壤中的烯草酮残留。结果表明: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05、0.1mg/kg时,测定回收率在9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 相关文献

[1]6种除草剂复配防除油菜田杂草研究. 周长勇,王宏宝,张凯,刘伟中,付佑胜. 2017

[2]龙拳在冬油菜地使用对后茬作物的影响研究. 李宜慰,邓渊钰,储西平,章稳宏,苏小东,董红. 2006

[3]烯草酮与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日本看麦娘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朱桂梅,杨敬辉,郭建,朱建飞,饶斌,潘以楼. 2009

[4]240g/L烯草酮乳油对夏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徐红梅,冒宇翔. 2016

[5]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促水稻生长作用及促生长物质分析. 张荣胜,戴秀华,刘永锋,陈志谊. 2018

[6]液质联用法检测小麦粉中毒死蜱、甲氰菊酯和嘧霉胺残留. 沈燕,刘贤进,孙星,刘美娟,潘冬,马尧瑶,田甜. 2011

[7]胺苯磺隆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朱普平,黄开红,李永丰. 1999

[8]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50年. 戚存扣,陈新军,傅寿仲. 2010

[9]油菜(Brassica napus L.)千粒重性状遗传体系分析和遗传改良研究.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傅寿仲,浦惠明,张洁夫,高建芹,陈新军. 2004

[10]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植物的基因漂移研究. 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傅寿仲,高建芹,陈新军. 2004

[11]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4

[12]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的遗传差异. 李伟,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陈怀谷. 2005

[13]油菜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研究. 高建芹,浦惠明,陈新军,张洁夫. 2004

[14]不同农艺措施对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4

[15]LC-MS/MS法研究甲磺隆和氯磺隆在不同条件土壤中的残留行为. 沈燕,刘贤进,王冬兰,马尧瑶,孙星. 2010

[16]气相色谱法测定生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 刘腾飞,顾俊荣,邓金花,杨代凤,董明辉. 2013

[17]标记免疫分析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代凤,刘腾飞,邓金花,顾俊荣,董明辉. 2012

[18]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降解与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董明辉. 2015

[19]四螨嗪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 王冬兰,简秋,李拥兵,沈燕,吴长付,刘贤进. 2012

[20]多菌灵、氯氰菊酯在梨中分布特点的研究. 刁传芸,常有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