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松菜对土壤中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吸收转运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龙玲 1 ; 李勇 1 ; 严煌倩 1 ; 任立云 1 ; 余向阳 1 ;

作者机构: 1.广西大学农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药吸收;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啶虫脒;富集因子;转移因子;蔬菜安全生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205-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小松菜对土壤中不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吸收转运差异,采用小松菜(Brassica rapa var.perviridis)与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啶虫脒等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利用灌根法对土壤进行施药,采集不同暴露时间的土壤、蔬菜根、茎叶,利用Qu 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简称HPLC-DAD)对4种农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松菜可以从土壤中吸收4种新烟碱类农药并向茎叶中转移,但不同农药的吸收转运差别较大。通过分析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简称RCF)和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简称TF)表明,噻虫嗪最易在根中富集,不易向茎叶中转移;啶虫脒最易向茎叶中转移而不易在小松菜根部富集。

  • 相关文献

[1]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胺对水稻的表观安全性评价.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石伟山,范鹏. 2009

[2]噻虫胺及其混配制剂对意大利蜜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丁悦,刘敏,严海娟,吴若函,郭晓瑜,辛星,刘贤金. 2015

[3]噻虫胺与吡蚜酮复配对稻飞虱的控制效应和稻田天敌安全性分析. 于居龙,张国,缪康,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束兆林. 2019

[4]噻虫胺不同方式施用对番茄根系分泌物及生长的影响. 荆莉莉,李梅,王中阳,万群,葛静,余向阳. 2025

[5]环氧虫啶等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褐飞虱的室内毒力. 张月亮,安国顺,刘宝生,侍甜,方继朝. 2021

[6]韭蛆防治方法及其对主要杀虫剂的抗性研究进展. 陈澄宇,付佑胜. 2023

[7]梨中啶虫脒、烯唑醇、阿维菌素残留动态分析. 刁传芸,常有宏. 2012

[8]田间样本采集方法对黄瓜中啶虫脒残留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余向阳,张志勇,孙星,周示玉,刘贤进. 2009

[9]土壤中啶虫脒降解规律. 丁悦,余向阳,任立云,刘贤进. 2011

[10]硝酸根、亚硝酸根对水体中啶虫脒光解的影响. 母昌立,余向阳,刘贤进,杨红. 2011

[11]露地和大棚条件下啶虫脒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丁悦,孙星,汪佳蕾,沈燕,王冬兰,张志勇,刘贤金. 2014

[12]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对海桐上海无齿木虱的防治效果. 王聪博,徐德进,徐鹿,胡双女,徐广春. 2022

[13]不同啶虫脒剂型对烟粉虱的毒力差异及原因分析.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董玉轩. 2012

[14]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孙星星. 2015

[15]代谢抑制剂与P450s抑制剂对上海青吸收噻虫嗪的影响. 李易芯,万群,徐文君,葛静,曾东强,余向阳. 2020

[16]不同药剂对褐飞虱作用特性的比较. 郭慧芳,方继朝,刘宝生,王利华. 2011

[17]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崔凯,葛静,柴阳阳,杨丽璇,程江峰,余向阳. 2017

[18]精氨酸改性生物质炭固定阴沟肠杆菌TMX-6的优化及降解噻虫嗪的效果. 曹瑶瑶,葛静,生弘杰,冯发运,万群,马丽雅,张雷刚,余向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