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青超 1 ; 苗亿 1 ; 韩业辉 1 ; 刘洋 1 ; 兰红宇 1 ; 王立达 1 ; 武林琳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赤眼蜂;寄生率;筛选;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2-55
摘要: 为筛选出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科学评估优势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增加有机大豆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农民收入。采用田间小区笼罩法比较了5种赤眼蜂对卵的寄生率;设计采用4级放蜂梯度的方法,比较各梯度防治效果、产量和增产率。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率最高,达到61.8%,放蜂量以45万头·hm~(-2)为宜,平均防治效果63.6%,增产率8.2%。说明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有较强的搜寻力和生殖力特征,是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蜂种,卵粒寄生率高,田间防治效果理想,放蜂方法操作简单,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 相关文献
[1]4种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兰英,王泽胤,赵秀梅,刘悦,李青超,王立达,马晨,刘洋,刘颖. 2023
[2]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罗宝君. 2017
[3]应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 王克勤. 1996
[4]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5]防治大豆食心虫方法的研究. 赵晓丽. 2004
[6]不同寄主卵繁育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效果比较研究. 王连霞. 2011
[7]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 王连霞. 2011
[8]赤眼蜂寄生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王连霞,姜晓军,刘传增,王宇先,袁明,周传余. 2008
[9]丽蚜小蜂对大棚甜瓜防治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武琳琳,王立达,李青超,周超,徐莹莹,郑旭,王宇先. 2019
[10]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11]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赵秀梅,姜晓军,郑旭,袁明. 2015
[12]一代区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曹丽萍. 2016
[13]螟黄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 2015
[14]不同种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比较. 王连霞. 2013
[15]不同赤眼蜂蜂种防治向日葵螟的应用效果. 罗宝君. 2015
[16]黑龙江省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罗宝君. 2017
[17]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王克勤,梅相如,刘兴龙,邵天玉,李新民,盛承发,赵奎军. 2013
[18]大豆食心虫性诱剂与生物防治适期研究. 赵云彤,王克勤,范书华,邵广忠,时新瑞,王艳,解国庆,董清山. 2015
[19]黑河地区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调查. 张武,李宝华,李红鹏,李艳杰. 2013
[20]大豆食心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杨啸,赵奎军,王克勤,韩岚岚,杨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浅析"过紧日子"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洋
关键词:“过紧日子”;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丙硫菌唑及其复配制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子豪;兰英;李青超;刘悦;刘洋;赵立光;刘颖;赵秀梅
关键词:丙硫菌唑;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安全性
-
松嫩平原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与利用
作者:张笛;袁明;韩冬伟;王振;孙浩月;朱治佳;王俊强;韩业辉
关键词:大豆;耐盐碱;品种筛选
-
谷子育成品种萌芽期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闫锋;董扬;李清泉;赵富阳;侯晓敏;刘洋;李青超;赵蕾;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萌芽期;冷胁迫;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