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引黄灌溉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林林 1 ; 张海东 1 ; 于东升 1 ; 杨飞霞 1 ; 史学正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引黄灌溉;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356-13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灌溉在保障农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通过与未进行灌溉、耕作等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引用含有泥沙的黄河水灌溉、耕作对土壤基本理化属性和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引黄灌溉后,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增加显著,分别增加了272%、222%和318%(P<0.01)。重组有机碳是引黄灌区土壤碳库的主要组分,占总有机碳65%以上,灌区土壤碳库稳定性较高;引黄灌溉耕作后,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由0.27和0.85 g·kg~(-1)增加到0.77和1.68 g kg~(-1)(P<0.05);土壤容重降低,通气保水能力增强,pH下降,土壤盐化趋势减弱,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引黄灌溉是改善该区土壤性状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 相关文献

[1]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类型土壤重组有机碳特征分析. 杨飞霞,曹广超,于东升,史学正,于全波,董林林. 2017

[2]引黄灌淤耕作对剖面土壤有机质组分构成的影响. 董林林,张海东,于东升,史学正,郭乃嘉,任杨,张丽. 2017

[3]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大伟,刘建,王波,曹杨,卞新民. 2009

[4]巢湖藻–草–泥堆制有机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陈婷,韩士群,周庆. 2018

[5]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陈金林,高岩,梁永超. 2019

[6]复合菌剂对小麦秸秆降解速率、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魏蔚,吴昊,宋时丽,管永祥,张振华,张勇,戴传超. 2019

[7]苏北滩涂盐碱地3种典型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 董静,邢锦城,温祝桂,洪立洲,刘冲,朱小梅,赵宝泉,贺亭亭,赵小慧. 2021

[8]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特性、作物品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奇,张振华,陈雅玲,卢信. 2020

[9]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夏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幸,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季春梅,吴存祥. 2017

[10]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草莓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赵帆,赵密珍,王钰,关玲,庞夫花. 2019

[11]江苏沿海滩涂绿肥种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刘冲,洪立洲,郁凯,董静,陈环宇,邢锦城. 2023

[12]果园生草对中国果树-土壤系统生产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高丽敏,顾泽辰,贡雪菲,崔联明,郭东森,周影,王琳,魏启舜. 2024

[13]太湖地区稻田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效果研究. 邓金花,王杰,胡媛,马向荣,高翠霞,翟晶,施林林. 2024

[14]菌渣施用对黄河故道区低产田土壤理化性质、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徐聪,吴迪,王磊,李传哲,杨苏,孙丽,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21

[15]玉米芯生物炭对辣椒连作土壤性质和辣椒生长的影响. 王薇薇,梅燚,吴永成,万红建,陈长军,郑青松,郑佳秋. 2023

[16]苏北沿海不同杨树-农作物生态系统下的土壤质量与作物生长生理动态变化. 冯渊圆,徐筱芃,陆海鹰,胡海波,邵宏波. 2021

[17]不同连作年限栝楼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徐筋燕,何晓兰,邵明灿,万云龙,刁亚梅,杨中海,郭书巧. 2023

[18]绿肥-沼液-水稻体系对江苏沿海盐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时凯,丁海荣,谭海运,刘兴华,安晨,杨智青,金崇富,陈长宽. 2022

[19]不同腐熟粪肥对东台西瓜产质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夏阳洋,荀贤玉,孟爱红,何玲玲,马洪波.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