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区土壤有机碳组分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林林 1 ; 查金芳 2 ; 沈明星 1 ; 王海候 1 ; 施林林 1 ; 陶玥玥 1 ; 周新伟 1 ; 陆长婴 1 ;

作者机构: 1.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2.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关键词: 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碳组分;产量;稻麦轮作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3 期

页码: 166-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的影响,依托10a田间定位试验,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CK),设置稻秸秆不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W)、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不还田(R)、稻麦秸秆均半量还田(HRW)、稻麦秸秆均全量还田(ARW)4个秸秆还田处理,分析5种处理下SOC含量及其组分构成.结果 表明,秸秆类型和还田量对SOC含量及其组分有显著影响.与2007年相比,2017年各处理S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和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含量的增速分别为0.18~0.46、0.15~0.42和-0.03~0.02 g·kg-1·a-1;R、HRW和ARW处理下SOC和HFOC含量显著增加;所有处理轻组分有机质中的碳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ARW处理的降幅最大;HFOC占比均大于80%,是SOC的主要组分,其中,W和HRW处理HFOC占比增加,其他处理HFOC占比下降;秸秆还田降低了SOC及其组分含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LFOC对水稻产量影响更大.综上所述,稻麦秸秆均全量还田可增加SOC含量及稳定性,是太湖地区较为理想的秸秆还田模式.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