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三忠 1 ; 索艳慧 1 ; 李玺瑶 1 ; 王永明 1 ; 曹现志 1 ; 王鹏程 1 ; 郭玲莉 1 ; 于胜尧 1 ; 兰浩圆 1 ; 李少俊 1 ; 赵淑娟 1 ; 周在征 1 ; 张臻 1 ; 张国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功能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洋陆过渡带;古太平洋板块;东亚;燕山期;大陆边缘;俯冲后撤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18 年 16 期

页码: 1550-159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解决,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存在巨大争论.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十年来已有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岩浆岩年代学、层析成像等多学科成就,简要探讨了前燕山期的中国陆块的最终聚合、统一陆缘的形成,随后主要侧重综述侏罗纪、白垩纪东亚洋陆过渡带燕山期地质过程的新认识.本文将浅部构造变形规律、岩浆岩年龄分带和迁移、地形巨大反转,与深部过程紧密结合,提出: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总体受深部岩石圈早幕向西的分层回卷拆沉、减薄制约,导致早期构造、岩浆作用伴随西迁,中幕多向拆沉,晚幕拆沉向东回撤;同时,北部鄂霍茨克洋闭合与南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系统的同期联合作用使得东亚洋陆过渡带总体处于挤压背景下,且深部上涌的软流圈不断向东跃迁,带动岩石圈不断向东、幕式、交替性伸展和挤压.华南深部早期则经历了向西平板俯冲,导致变形和岩浆作用西迁;后期发生两幕拆沉,导致构造-岩浆作用向东跃迁.总之,华北与华南构造-岩浆差异的内因是深部过程,外因是东亚大汇聚的差异所致.

  • 相关文献

[1]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反转构造及其记录的大洋板块俯冲过程. 索艳慧,李三忠,曹现志,李玺瑶,刘鑫,曹花花. 2017

[2]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 李三忠,臧艺博,王鹏程,索艳慧,李玺瑶,刘鑫,周在征,刘晓光,王倩. 2017

[3]那丹哈达地体及周缘中生代变形与增生造山过程. 李三忠,张勇,郭玲莉,索艳慧,曹花花,李玺瑶,周在征,王鹏程,郭润华. 2017

[4]鲁西地区燕山期构造变形: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响应. 张剑,李三忠,李玺瑶,赵淑娟,付旭红,李少俊,兰浩圆,孙文军. 2017

[5]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周缘燕山期微地块聚合与增生造山过程. 刘一鸣,李三忠,于胜尧,曹现志,周洁,李阳,王誉桦,徐林山,郭润华,周在征. 2019

[6]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及其洋陆过渡带:古今演变与论争. 张国伟,李三忠. 2017

[7]东海洋陆过渡带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动力学机制. 杨传胜,杨长清,杨艳秋,孙晶,颜中辉,王建强. 2020

[8]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李三忠,曹现志,王光增,刘博,李玺瑶,索艳慧,姜兆霞,郭玲莉,周洁,王鹏程,朱俊江,汪刚,赵淑娟,刘永江,张国伟. 2019

[9]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 姜素华,张雯,李三忠,汪刚,曹伟,索艳慧,陆蕾蕾,姜衍,赵斐宇. 2019

[10]华南洋陆过渡带构造演化: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过程与机制. 李三忠,索艳慧,周洁,王光增,李玺瑶,姜兆霞,刘金平,刘丽军,刘永江,占华旺,姜素华,程昊皞,王鹏程,朱俊江,戴黎明,董昊,刘琳,郭晓玉. 2022

[11]东亚原特提斯洋(Ⅰ):南北边界和俯冲极性. 李三忠,赵淑娟,李玺瑶,曹花花,刘鑫,郭晓玉,肖文交,赖绍聪,闫臻,李宗会,于胜尧,兰浩圆. 2016

[12]东亚原特提斯洋(Ⅱ):早古生代微陆块亲缘性与聚合. 李三忠,赵淑娟,余珊,曹花花,李玺瑶,刘鑫,郭晓玉,肖文交,赖绍聪,闫臻,李宗会,于胜尧,张剑,兰浩圆. 2016

[13]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 Dmitrienko Liudmila Valer′evna,王鹏程,李三忠,曹现志,周在征,胡梦颖,索艳慧,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刘鑫,于胜尧.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近纪以来华北东部古地貌演化数值模拟及陆架海沉降控制

    作者:韩续;索艳慧;李三忠;丁雪松;宋双双;田子晗;付新建

    关键词:华北东部;新近纪;古地貌;陆架海沉降;华东河

  • 长江三峡贯通过程的动态古地貌重建

    作者:田子晗;索艳慧;李三忠;丁雪松;韩续;宋双双;付新建

    关键词:古地貌重建;长江三峡贯通;晚渐新世;四川盆地;江汉盆地;水系反转

  •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

    作者:杨海乐;沈丽;何勇凤;田辉伍;高雷;吴金明;梅志刚;魏念;王琳;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杜红春;段辛斌;邓华堂;王导群;朱峰跃;李云峰;吴凡;茹辉军;张燕;李君轶;杨俊琳;周运涛;方冬冬;王银平;蔺丹清;杨彦平;李佩杰;刘思磊;杨健;庄平;王思凯;张涛;杨刚;杨文波;袁立来;曹坤;徐硕;刘慧媛;梁志强;王崇瑞;李鸿;袁希平;杨鑫;傅义龙;张燕萍;章海鑫;陶志英;王生;高小平;金斌松;李柯懋;王国杰;简生龙;李英钦;薛晨江;雷春云;薛绍伟;孙昳;朱滨;邵科;胡兴坤;熊美华;杜军;何斌;颜涛;黄颖颖;邹远超;谢碧文;王永明;李斌;刘飞;张瑶瑶;范飞;王志坚;黄静;辜浩然;葛海龙;但言;李燕;王恕桥;张闯;周路;王雪;曾圣;向燕;何绪刚;覃剑晖;夏成星;侯杰;石义付;高立方;朱志强;沈红保;杜耘;段学军;熊嘉武;杨德国;刘绍平;倪朝辉;张辉;刘凯;赵峰;李应仁;王剑伟;危起伟

    关键词:鱼类;长江江豚;资源量;水生生态系统;渔业;本底调查;长江水系

  • 多参数约束剖析柴达木盆地砂西地区古近系沉积物源

    作者:徐良佳;于胜尧;纪文涛;高翔宇

    关键词:稀土元素;重矿物;沉积物源;下干柴沟组下段;砂西地区

  • 华南洋陆过渡带构造演化: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过程与机制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王光增;李玺瑶;姜兆霞;刘金平;刘丽军;刘永江;占华旺;姜素华;程昊皞;王鹏程;朱俊江;戴黎明;董昊;刘琳;郭晓玉

    关键词:洋陆过渡带;古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古太平洋;太平洋;造山;伸展

  •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

    作者:刘永江;马永非;冯志强;李伟民;李三忠;关庆彬;陈昭旭;周桐;方启昂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俯冲增生;岩浆弧;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

    作者:李三忠;索艳慧;周洁;钟世华;孙国正;刘洁;王光增;朱俊江;姜素华;李玺瑶;郭晓玉;刘丽军;刘永江;曹现志;郭玲莉;赵淑娟;王鹏程;关庆彬;陈龙;刘勃然;周建平;姜兆霞;刘琳;曹花花;戴黎明;于胜尧;刘博;王秀娟;王程程;王玺;刘泽;管红香;李晓辉;胡军;段威;于雷;刘晓光;王誉桦;钟源;刘鹏;张文超;李洛阳;赵彦彦;许淑梅

    关键词:微板块;大板块;板块构造;前板块构造;造山带;地幔柱;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