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肥模式下黄壤旱地土壤碳氮储量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邦喜 1 ; 李渝 1 ; 罗文海 1 ; 秦松 1 ; 蒋太明 1 ; 李国学 1 ; 郑元利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园艺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黄壤;土壤碳氮储量;碳氮比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750-7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CK、单施有机肥M、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对黄壤旱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均能显著提高表层(0~20cm)土壤碳氮质量分数,碳表现为M>NPKM>NPK,氮表现为NPKM>M>NPK,其质量分数均随土层增深而递减;CK、M、NPK、NPKM模式下黄壤旱地0~100cm土层碳储量依次为122.55、218.57、161.95和177.76t·hm~(-2),氮储量依次为11.55、15.08、12.25和13.19t·hm~(-2),其施肥模式下耕层(0~20cm)土壤碳氮储量占总储量的38.31%~42.95%和33.64%~38.20%。有机肥、化肥及有机无机配施能够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有机碳、氮质量分数,有利于提升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农田系统碳氮损失的潜在风险。因此,从长远来看,有机物料的输入可以提高黄壤旱地土壤碳氮贮量,维持并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更有利于黄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黄壤养分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张邦喜,李渝,张文安,张雅蓉,蒋太明. 2016

[2]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3]长期施肥下黄壤无机磷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张邦喜,李渝,秦松,李国学,蒋太明. 2016

[4]长期施肥对西南黄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5]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黄壤微生物量碳及氮的影响. 柳玲玲,李渝,蒋太明,秦松. 2017

[6]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张萌,张雅蓉,黄兴成,蒋太明,张文安. 2021

[7]长期施用化肥与有机肥对黄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张艳,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21

[8]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黄壤微生物量磷特征. 刘彦伶,李渝,张艳,张雅蓉,黄兴成,张萌,张文安,蒋太明. 2021

[9]长期施肥对西南黄壤有机碳平衡的影响. 蒋太明,罗龙皂,李渝,张文安,张文菊,张会民. 2014

[10]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单季稻冬闲田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 叶照春,黄兴成,冉海燕,陈仕红,兰献敏,何秀龙,杨叶华,李渝. 2023

[11]长期施肥下黄壤有机碳库演变及固存特征.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黄兴成,张文安,蒋太明. 2018

[12]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壤主要物理性状的影响. 张艳,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杨胜玲,张文安,蒋太明. 2021

[13]长期施肥对黄壤稻田和旱地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黄兴成,朱华清,杨叶华,张萌,蒋太明,张文安. 2022

[14]长期不同施肥下黄壤综合肥力演变及作物产量响应. 黄兴成,李渝,白怡婧,张雅蓉,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8

[15]辣椒土壤中外源Cd生物可利用性风险评价. 张爱民,王永平,付文婷,邢丹. 2015

[16]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壤中土霉素残留. 朱健,韦时宏,范菲菲. 2013

[17]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范成五,罗益,王文华,张邦喜,秦松,蔡景行. 2014

[18]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兽药土霉素在黄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范菲菲,朱健,韦时宏. 2015

[19]3种不同管理措施黄壤坡耕地的有机碳与氮养分. 胡岗,秦松,范成五,赵欢,张邦喜,严莲英. 2015

[20]贵州典型土壤-辣椒系统中镉的迁移富集特征. 邢丹,张爱民,王永平,廖芳芳,高秀兵.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