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聪 1 ; 郭治明 1 ; 线薇微 1 ; 陈明茹 1 ; 杨圣云 1 ;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小黄鱼;长江口;耳石形态;生活史;生态群体识别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57-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长江口春(5月)、秋(11月)两季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耳石为研究对象,将10个耳石度量指标与鱼体体长、体质量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并分析耳石绝对尺寸和相对尺寸与鱼体体长的关系;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到耳石圆度(I2)和Feret比(I9)可以代表10个耳石形态指标,用于解析小黄鱼耳石形态特征,并结合耳石绝对尺寸和耳石相对尺寸探讨耳石形态与小黄鱼特殊生活阶段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形态指标法(Shape index)及傅里叶分析法(Fourier analysis)探讨了小黄鱼耳石形态在不同季节生态群体中的识别应用。结果表明,幂函数拟合耳石度量指标与鱼体体长、体质量效果最佳,耳石长轴(耳石最大半径、耳石长、耳石最大Feret径长)与体长、体质量的关系拟合效果较短轴(耳石最小半径、耳石宽、耳石最小Feret径长)更佳,且在耳石相对尺寸中,长轴的变化趋势相对稳定,因此在近海小黄鱼的渔业资源评估中,利用耳长轴来推算鱼体体长及体质量更为合理;同时发现,在体长为110和160mm时,耳石圆度(I2)分别出现减小速率变缓的拐点,Feret比(I9)分别出现增大速率变缓的拐点,且耳石绝对厚度和耳石相对厚度也在体长110~170mm时出现大幅变化,这与小黄鱼的性成熟体长(108mm)及生长速率变缓的拐点体长(169.2mm)接近,推测耳石形态可有效地记录了小黄鱼性成熟时期及各生长阶段的变化。在群体识别方面,单用耳石形态指标得到的判别成功率为85.4%和81.7%,信息有效占比60.0%,单用傅里叶分析值得到的判别成功率为84.8%和85.2%,信息有效占比36.4%,结合两种指标得到的判别成功率为92.7%和91.3%,表明利用多种耳石形态指标可提高群体识别成功率,而耳石形态指数可更有效地提取耳石信息;耳石形态在春秋两季生态群体中有较高的识别率,个体耳石形态差异较大,本研究认为这与长江口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有关。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4个不同地理群体凤鲚矢耳石形态差异. 宋超,杨琴,赵峰,张涛,胡丽娟,庄平. 2020
[2]长江口近岸水域小黄鱼仔稚鱼时空分布和生长特征. 李建生,凌建忠,胡芬. 2018
[3]长江口近海小黄鱼食性及营养级分析. 林龙山. 2007
[4]西沙群岛鹦嘴鱼科耳石形态学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 康志鹏,李纯厚,李纯然,王腾,赵金发,石娟,刘永. 2024
[5]长江口凤鲚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矢耳石生长. 张涛,王焕焕,毕学娟,宋超,赵峰,庄平. 2017
[6]基于地标点法的九龙江口和珠江口凤鲚和七丝鲚耳石形态学特征比较. 姜涛,郑朝臣,黄洪辉,轩中亚,邱晨,刘洪波,杨健. 2018
[7]南海中南部金带细鲹与长体圆鲹矢耳石外型比较分析. 李伟畅,朱国平,王雪辉,林龙山,李渊,杜飞雁. 2023
[8]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耳石形态实例研究. 王臣,刘伟,王继隆. 2015
[9]耳石形态在黄唇鱼、大黄鱼、丁氏(鱼或)和棘头梅童鱼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2
[10]耳石形态在黄唇鱼、大黄鱼、丁氏鱴和棘头梅童鱼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2
[11]黄海中南部小黄鱼当年幼鱼生长特征的研究. 张国政,李显森,朱建成,戴芳群,金显仕. 2010
[12]海州湾小黄鱼幼鱼和黄鲫幼鱼的食物竞争. 郭斌,张波,戴芳群,金显仕. 2011
[13]利用Bootstrap统计方法探讨体长-体重关系中的幂指数对小黄鱼产卵期的指示作用. 刘勇,程家骅,陆健健. 2011
[14]桁拖网渔具刚性栅栏对鱼类的分隔效率研究. 张健,张鹏,孙满昌,彭永章. 2009
[15]黄海南部小黄鱼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 张国政,李显森,金显仕,朱建成,戴芳群. 2010
[16]黄海中南部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张国政,李显森,金显仕,朱建成,戴芳群. 2010
[17]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春季主要鱼类的食性特征. 纪炜炜,姜亚洲,阮雯,陈雪忠,张明亮,李圣法. 2013
[18]小黄鱼体长-体质量关系和肥满度的年际变化. 李忠炉,金显仕,单秀娟,戴芳群. 2011
[19]渤海小黄鱼摄食习性. 魏秀锦,张波,单秀娟,金显仕,任一平. 2018
[20]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特征. 柳淑芳,吴仁协,朱玲,庄志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江口有机碳的时空分异及耦合行为
作者:李倩;张珊珊;线薇微
关键词: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态有机碳(DOC);时空分异;耦合行为;长江口
-
长江口水域营养盐时空分布及其迁移过程
作者:牟京龙;张珊珊;梁翠;线薇微;沈志良
关键词:营养盐;时空分布;季节变化;迁移过程
-
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能流动态分析
作者:王远超;梁翠;线薇微;张效嘉
关键词:长江口;生态通道模型;能流网络;生态系统成熟度;动态分析
-
2015年秋季长江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珊珊;线薇微;梁翠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有机碳(DOC);分布特征;环境影响因子;长江口
-
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任庆强;线薇微;张岩;刘春龙;李文龙
关键词:无脊椎动物;群聚结构;季节变化;环境因子;长江口
-
环境要素驱动下的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聚特征
作者:任庆强;线薇微;张岩;刘春龙;李文龙
关键词: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环境驱动;时空变化
-
2015年春季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和来源
作者:张珊珊;线薇微;梁翠;沈志良
关键词: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