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志刚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斑点叉尾Hui;养殖技术;淡水鱼类;池塘养殖;网减箱养殖
期刊名称: 中国农村科技
ISSN: 1005-9768
年卷期: 2003 年 000 卷 001 期
页码: 37
-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Hui的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 王广军,任保振. 2002
[2]宝石鲈鱼种繁育与养殖技术. 陈昆慈,朱新平,赵建. 2010
[3]罗氏沼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 吴锐全,肖学铮,黄樟翰,卢迈新,谢骏. 2000
[4]蓄水塘养殖斑点叉尾Hui成鱼试验. 刘志刚,张春. 2002
[5]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生态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曾一本. 1999
[6]海南岛"两江一河"淡水土著鱼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现状. 李高俊,顾党恩,蔡杏伟,李芳远,王海桂,余梵冬,申志新. 2020
[7]黄河流域淡水鱼类多样性和保护. 赵亚辉,邢迎春,吕彬彬,周传江,杨文波,赵凯. 2020
[8]长丰链夏花高效培育技术. 张星朗. 2012
[9]广东省内陆江河鱼类多样性. 夏雨果,陈蔚涛,李新辉,朱书礼,李捷,李跃飞. 2024
[10]5种淡水鱼鱼糜凝胶基本特性研究. 刘芳芳,林婉玲,韩迎雪,李来好,李春生,杨贤庆,周文果. 2021
[11]西藏亚东鲑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赵竹明,刘长琳,李杰,热旦,多吉欧珠. 2022
[12]国外淡水鱼类增养殖进展. 贾敬德. 1991
[13]淡水鱼类功能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帅方敏,李新辉,陈方灿,李跃飞,杨计平,李捷,武智. 2017
[14]珠江三角洲4种淡水养殖鱼类重金属的残留及食用风险评价. 谢文平,朱新平,马丽莎,郑光明,刘书贵. 2017
[15]5种鲈形目淡水鱼肌肉脂肪酸及磷脂组成的研究. 韩迎雪,林婉玲,杨少玲,李来好,黄卉,杨贤庆,王锦旭,吴燕燕,翟红蕾,郝淑贤. 2019
[16]青藏高原淡水鱼类的研究现状. 龙华. 2004
[17]基于网箱控制法和模型法的长江4种淡水鱼目标强度研究. 谢晓,张辉,孙立元,蔡志宇,王恒,霍来江,危起伟. 2020
[18]利用淡水鱼类监测水环境汞污染的研究. 覃东立,战培荣,孙大江,孙平,王枫. 2009
[19]大宗淡水鱼类病害防控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宁求,付小哲,石存斌,吴淑勤. 2011
[20]淡水鱼类组织切片及定向包埋技术. 关海红.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肝脏免疫、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的影响
作者:蒋利进;衣萌萌;可小丽;曹建萌;刘志刚;王章;谭泽加;卢迈新;王淼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碱度;高通量测序;肠道微生物;代谢组
-
尼罗罗非鱼MYF6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刘志刚;曹建萌;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肌源性因子6(MYF6);SNP;双倍型;生长性状
-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作者:杨海乐;许兰馨;周琼;刘志刚;吴金明
关键词:环境DNA监测;空间分辨率;可信度与覆盖度;流域生物信息流;流域生态学
-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曹建萌;刘志刚;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POU1F1;SNPs;双倍型;体质量;形态性状
-
eDNA监测测序数据分析注释中参考数据库选择、指标阈值选择、目标数据准备的影响-以长江中游鱼类为监测目标
作者:许兰馨;杨海乐;刘志刚;杜浩
关键词:环境DNA;鱼类;宏条形码;参考数据库;OTU聚类序列相似度;物种注释分类置信度;长江中游
-
鱼类血细胞及其免疫防御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张美燕;朱伟娟;刘志刚;曹建萌;王章;卢迈新;可小丽
关键词:鱼类;鱼类血液;血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分化;免疫防御;生理稳态;分子作用机制
-
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前后血浆蛋白组学的差异表达分析
作者:张美燕;朱伟娟;刘志刚;王章;曹建萌;卢迈新;可小丽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蛋白组学;血浆;差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