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江 1 ; 田永胜 1 ; 李振通 1 ; 成美玲 1 ; 陈张帆 1 ; 毛东亮 1 ; 马文辉 1 ; 王晓梅 1 ; 李文升 1 ; 翟介明 1 ; 李波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遗传性状;微卫星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819-8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微卫星标记是鱼类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石斑鱼(Epinephelus sp.)近缘种的27对微卫星引物,分析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云纹石斑鱼(E.moara)(♀)及其杂交子一代云龙斑的遗传性状,其中有25对SSR标记在云龙斑中检测到多态性。通过Popgene32软件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alleles number,Ne),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He),观测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Ho),香侬信息指数(Shannon index,I),Nei氏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s,Nei),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总体近交系数(overall inbreeding coefficient,Fit),群体内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 in population,Fis)及遗传分化系数(genetic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Fst)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在3种石斑鱼群体中,云纹石斑鱼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多(2.8926),云龙斑次之(2.8010),最小的是鞍带石斑鱼(2.0564)。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和云龙斑共3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46、0.5661和0.50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79 8、0.5446和0.342 0。3个群体总近交系数为0.150 8,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67 7,表明有93.23%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6.7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群体间近交系数为-0.072 2,群体间基因流(Nm)为2.396 3。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UPGMA聚类分析,显示云龙斑与云纹石斑鱼遗传相似度较高,遗传距离较近。本研究结果在分子水平上为杂交品种云龙斑的杂种优势性状形成及杂交种质鉴定提供了遗传基础。
- 相关文献
[1]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李子奇,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振通,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田永胜. 2020
[2]鞍带石斑鱼冷冻精子与云纹石斑鱼杂交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 田永胜,陈张帆,段会敏,马文辉,唐江,李文升,刘江春,侯云霞,孙振翔,庞尊方,王晓梅,翟介明,李波. 2017
[3]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王林娜,田永胜,唐江,李振通,成美玲,马文辉,毛东亮,林好蔚,翟介明. 2018
[4]石斑鱼杂交种“云龙斑”与亲本的表型数量性状判别分析. 田永胜,段会敏,唐江,陈张帆,马文辉,庞尊方,李文升,翟介明,毛东亮,王晓梅. 2017
[5]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李振通,田永胜,唐江,成美玲,马文辉,庞尊方,李文升,刘江春,王晓梅,翟介明. 2019
[6]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_1与亲本的形态学比较. 李炎璐,陈超,陈建国,赵亭亭,张清雯,翟介明. 2018
[7]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李文升,马文辉,王晓梅,翟介明,李波. 2018
[8]盐度对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 ♀)×鞍带石斑鱼(Epinehelus lanceolatus ♂)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杂交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观察. 张梦淇,陈超,李炎璐,孔祥迪,刘莉. 2016
[9]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的DNA甲基化分析. 李炎璐,陈超,陈建国,翟介明. 2019
[10]高温胁迫对2种杂交石斑鱼存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邵彦翔,陈超,张廷廷,李炎璐,张梦淇,李文升. 2017
[11]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子一代形态发育的研究. ZHANG Meng-qi,张梦淇,陈超,CHEN Chao,LI Yan-lu. 2014
[12]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子一代形态发育的研究. 张梦淇,陈超,李炎璐,孔祥迪,于欢欢,刘莉,张廷廷. 2014
[13]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青龙斑)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 李加儿,吴水清,区又君,吕国敏,刘江华. 2016
[14]鞍带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F1代变态发育和生长特征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刘成磊,孙芳芳,翟介明. 2019
[15]5种石斑鱼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区又君,吴勇,李加儿,刘楚吾. 2008
[16]长期超低温冷冻保存对鞍带石斑鱼精子超微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丁小雨,李振通,段鹏飞,邱弈树,王心怡,黎琳琳,王林娜,刘阳,李文升,王清滨,赵侠,田永胜,李胜忠. 2023
[17]广东沿海4种石斑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舒琥,魏秋兰,罗丽娟,蔡晓阅,蔡文贵,张海发. 2012
[18]真鲷虹彩病毒自然感染杂交石斑鱼"褐龙斑"的组织病理分析. 刘冉阳,史成银,谢国驷,李晨,王海波. 2019
[19]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幼鱼消化道粘液细胞和胃泌素细胞的研究. 李加儿,吴水清,区又君,刘江华,温久福. 2015
[20]石斑鱼蛙病毒在鞍带石斑鱼中的组织分布. 彭超,马红玲,郭志勋,冯娟,苏友禄,温为庚,邱丽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精子冷冻保存及对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丁小雨;黎琳琳;刘阳;吕宏森;何文平;李振通;王林娜;邱弈树;田永胜
关键词:胭脂鱼;精子;超低温冷冻;超微结构
-
施氏鲟精子超低温冷冻前后的蛋白组学分析
作者:陈张帆;丁兰清;程鹏;胡谋;张婷婷;黄红涛;杜合军;陈松林
关键词:施氏鲟;精子冷冻损伤;差异蛋白;4D label-free
-
东星斑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中)
作者:梁友;陈松林;毛东亮;曾顺辉;李昶昊;李建海
关键词:
-
金虎杂交斑三倍体血细胞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邓远;李振通;苏金枝;黎琳琳;邱弈树;丁小雨;段鹏飞;王心怡;王林娜;刘阳;马文辉;赵侠;李胜忠;田永胜
关键词:金虎杂交斑;红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三倍体;二倍体;染色体核型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作者:王晓梅;樊恩源;沈体雁;沈城
关键词:海洋自然保护区;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
-
东星斑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上)
作者:梁友;陈松林;毛东亮;曾顺辉;李昶昊;李建海
关键词:
-
虾青素对赤点石斑鱼生长、体色、皮肤色素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作者:苏金枝;邓远;李振通;黎琳琳;邱弈树;丁小雨;段鹏飞;王心怡;王林娜;刘阳;王清滨;赵侠;孙芳芳;田永胜;李胜忠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虾青素;体色;皮肤色素;抗氧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