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粱品种合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申晓慧 1 ; 冯鹏 1 ; 李如来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高粱;合杂1号;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76-77

摘要: 合杂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2018年经农业部种子管理局认定的中早熟高粱品种。经2015-2016年2年多点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达到568.96kg。平均株高166cm,穗长25cm,子粒大而饱满,千粒重26g,红壳,中紧穗,适应性广,并具抗旱、耐贫瘠、丰产、稳产等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三肇、大庆及绥化等无霜期在115d以上地区,或相似的生态区域种植。

  • 相关文献

[1]高粱品种合杂1号高产优质制种关键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李如来,张敬涛. 2020

[2]食用高粱新品种龙米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6

[3]帚用高粱新品种龙帚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8

[4]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6

[5]优质酿造高粱龙杂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 2006

[6]高粱新品种龙609的选育. 焦少杰. 2006

[7]高产优质粒用高粱新品种龙杂6号的选育. 焦少杰,王黎明,申忠宝. 2000

[8]晚熟、优质、高产杂交高粱龙杂8号的选育. 王黎明. 2007

[9]酿造高粱品种龙杂16号及栽培技术.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8

[10]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8

[11]晚熟、优质、高产杂交高梁龙杂8号的选育. 王黎明. 2007

[12]帚用高梁雄性不育系456A的选育.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3

[13]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7号的选育. 焦少杰. 2006

[14]高粱品种克杂15号及配套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李如来,张敬涛. 2020

[15]高粱绥杂7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董晓河,王秀. 2022

[16]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68的选育.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17]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0

[18]寒地优质香稻齐粳1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俊河,刘传增,马波,胡继芳,谭可菲,赵富阳,柴丽丽. 2019

[19]玉米新品种嫩单23及栽培技术.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19

[20]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208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马勇,邵立刚,车京玉,李长辉,张起昌,刘宁涛,邹东月,田超,王志坤,尹雪巍,刘红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