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铁双贵 1 ; 丁勇 1 ; 朱卫红 1 ; 卢彩霞 1 ; 孙建军 1 ; 周珂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优质专用;栽培要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糯玉米;河南省农科院;玉米新品种;2002年;2003年;2004年;主要特点;感官品质;区域试验;黄淮海区;试验程序;选育;抗病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05 年 000 卷 005 期
页码: 13
摘要: 郑白糯918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铁双贵博士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而成的优质专用糯玉米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优质、感官品质好.2002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区区域试验,2003年完成试验程序,2004年通过国审.
- 相关文献
[1]适合加工汤圆粉专用糯玉米品种筛选. 王安建,侯传伟,魏书信,孟昭健. 2009
[2]高产稳产中熟玉米新品种郑单2098的选育.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魏昕,鲁晓民. 2013
[3]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郑麦379选育报告. 杨会民,雷振生,吴政卿,王美芳,何宁,何盛莲,晁岳恩,周正富. 2013
[4]地黄新品种金九(03-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路翠红,赵正伟,王天亮,王飞. 2012
[5]对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现状的思考. 尚泓泉,赵志芳. 2005
[6]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种杂97060的选育. 王建平,张书芬,田保明,文雁成,朱家成,赵磊,任乐建. 2004
[7]抗寒、抗病优质油菜杂交种豫油5号的选育. 张书芬,田保明,文雁成,王建平,朱家成,刘建明,任乐建. 2002
[8]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 2009
[9]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基于河南等省调研分析. 孟智鹏,张靖卓. 2019
[10]晚花耐寒大果高产连翘品种'莘翘2号'的选育. 黄鹏. 2024
[11]猪病防控新思维. 张改平. 2012
[12]河南省农科院财务管理工作回顾与探索. 李锦辉,张显华,聂占武. 2009
[13]国审大豆郑9211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孙义喜,王树峰,李延军,马建臻,孟祥禄,谷城. 2005
[14]科技支撑 成绩斐然——河南省农科院发展纪实. 戴爱梅,任银玲,万蓉,骆巍,宋淑敏. 2012
[15]机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选育探讨. 高雪飞,黄璐,宋树柏,彭东,张学舜. 2018
[16]高产小麦品种郑麦925的选育策略与栽培要点. 赵永英,相志国,张丹,赵献林,康明辉,杨红珊,王沙沙,黄超. 2019
[17]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豫豆25号. 梁慧玲,李卫东. 2002
[18]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区域试验的探索与实践. 王振宇,杨修身,马奇祥,李铁桩,邵明团. 2004
[19]青麦仁粉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贺国亚,张国治,张康逸,李若昀,杨帆. 2017
[20]漂烫时间及贮藏温度对香椿嫩芽品质的影响研究. 陈丽娟,王赵改,杨慧,梁万平,王晓敏,张乐.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整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玉米对层出镰孢茎腐病的响应机制
作者:曹言勇;程泽强;马娟;杨文博;朱卫红;孙新艳;李慧敏;夏来坤;段灿星
关键词:转录组;代谢组;玉米茎腐病;层出镰孢;苯丙氨酸代谢
-
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预测
作者:马娟;黄璐;宇婷;郭国俊;朱卫红;刘京宝
关键词: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
145份玉米自交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综合评价
作者:张凤启;张君;马智艳;武晓攀;周庆伟;穆心愿;唐保军;李欣;夏来坤;丁勇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倒伏;茎秆穿刺强度;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实践创新模式及推进策略
作者:上官彩霞;孙建军;杜涛;路燕;滑留帅
关键词: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实践创新模式;推进策略
-
河南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措施建议
作者:刘诗涵;孙建军;孟瑶
关键词:河南省;花生产业;产业现状;政策建议
-
我国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景丽;孙建军
关键词:养殖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对策建议
-
玉米茎秆穿刺强度及其相关性状QTL定位
作者:张凤启;张君;马智艳;张莹莹;齐建双;穆心愿;夏来坤;唐保军;丁勇
关键词:玉米;茎秆穿刺强度;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