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莱州湾头足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强 1 ; 陈瑞盛 1 ; 左涛 1 ; 关丽莎 1 ; 金显仕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头足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环境因子;莱州湾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684-6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掌握莱州湾头足类的资源现状,根据2011—2012年进行的9个月份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莱州湾头足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48网次共捕获头足类6种,隶属于3目、3科、4属。头足类生物量及个体数均以10月最高、3月最低,周年平均值分别为3 111.39 g/h和723.54个/h。枪乌贼为莱州湾头足类的绝对优势种,其周年的相对重要性指数为13 097。头足类个体数的空间分布随月份变化,6—7月以莱州湾中南部密度较高,8—11月以莱州湾中北部密度较高,3—5月头足类的密度整体较低。CLUSTER和MDS分析将9个调查月份分为4个群组,ANOSIM分析显示群组两两间的群落结构均呈显著性差异,SIMPER分析表明枪乌贼对群组区分的贡献最大。头足类的个体数分布与浮游动物密度的相关性最高。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是影响莱州湾头足类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的首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莱州湾头足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基于增强回归树的西非北部沿海底拖网主要商业头足类CPUE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刘兵,张健,石建高. 2024

[2]莱州湾桡足类胸刺水蚤(Centropages)的种类季节更替和生态分布. 左涛,王俊,王秀霞. 2017

[3]莱州湾金城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姜会超,陈海刚,宋秀凯,刘宁,何健龙,程玲,王月霞. 2015

[4]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李广楼,陈碧鹃,崔毅,马绍赛,唐学玺. 2006

[5]渤海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陈传曦,张建柏,王新萌,方光杰,魏双武,于梦杰,唐衍力. 2021

[6]莱州湾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征、时空分布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吴强,王俊,陈瑞盛,黄经献,左涛,栾青杉,金显仕. 2016

[7]莱州湾口虾蛄的生物学特征与时空分布. 吴强,陈瑞盛,黄经献,张传涛,王俊,金显仕. 2015

[8]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金显仕,邓景耀. 2000

[9]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年际变化. 杨尧尧,李忠义,吴强,王俊. 2016

[10]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邓景耀,金显仕. 2000

[11]淮河入海通道及其附近水系鱼类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徐田振,徐东坡,周彦锋,景丽,葛优,张晏江,赵立祥,刘鹏飞. 2020

[12]长江上游鲢幼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键环境因子判别. 蒲艳,杨浩,田辉伍,邓华堂,倪文静,魏念,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3

[13]珠江水系鱼类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帅方敏,李新辉,刘乾甫,李跃飞,杨计平,李捷,陈方灿. 2017

[14]连江浮游动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高原,赖子尼,李捷,王超,曾艳艺,刘乾甫,杨婉玲. 2013

[15]夏季崂山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时永强,左涛,袁伟,王俊. 2017

[16]长江河口潮间带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 Jian-jian. 2008

[17]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18]渤海湾天津海域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宇,房恩军,郭彪,高燕,侯纯强. 2014

[19]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20]扬中夹江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张家路,王银平,蔺丹清,李佩杰,刘凯.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