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国领 1 ; 齐学礼 1 ; 张志强 1 ; 罗鹏 1 ; 辛均安 1 ; 李延峰 1 ; 史利霞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长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顺鑫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小麦;干旱胁迫;灌浆期;生理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8-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小麦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以周麦18和众麦1号为材料,在正常和干旱处理下,测定了小麦品种的生理指标和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众麦1号的抗旱特性显著优于周麦18,正常处理下周麦18与众麦1号的各项生理和产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干旱胁迫后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降低37.86%和27.68%,Fv/Fm分别降低23.15%和15.12%,K点相对可变荧光(Wk)分别升高41.94%和25.31%,J点相对可变荧光(Vj)分别升高54.51%和26.98%,脯氨酸(Pro)含量分别升高19.43%和26.60%,叶绿素a+b含量分别降低30.96%和17.51%,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升高59.66%和38.5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上升15.81%和24.89%,根干质量分别降低37.76%和21.21%,众麦1号的各项生理指标均优于周麦18。灌浆期,干旱胁迫后2个品种的单穗粒数较正常处理分别降低13.52%和7.36%,千粒质量分别降低13.76%和6.04%,单株产量分别降低25.53%和16.16%,单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降低是产量降低的原因。综合分析表明,灌浆期干旱胁迫下众麦1号具有更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干质量,这可缓解逆境下小麦受伤害程度,延缓叶绿素降解,维持较高的光合效率,最终获得较高产量,这是其具有优良抗旱特性的主要原因。
- 相关文献
[1]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号生育后期的防御酶活性及灌浆特点的研究. 李兰真,赵会杰,杨会武,杨会民. 1998
[2]小麦新品种豫麦39只灌浆期生理特性的研究. 赵会杰,杨会民. 1998
[3]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 2011
[4]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介晓磊,杨先明,刘世亮,化党领,刘芳,黄绍敏. 2011
[5]植物激素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金先春,徐威生,刘安福,赵毓桔. 1988
[6]拔节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磊,李国领,张建周,张德奇. 2017
[7]垄作栽培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邵运辉,岳俊芹,郑飞,方保停,汪庆昌. 2011
[8]不同栽培方式对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秦峰,方保停,郑飞. 2009
[9]灌浆期郑麦1860旗叶的光合速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宋宇航,张孟寒,周瑞祥,陈新宜,华夏,齐学礼,汪月霞,李艳. 2023
[10]CaCl_2对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拓,张莉,李志坤,王瑞,马宗斌. 2017
[11]不同温光型专用小麦品种花后旗叶生理与籽粒淀粉积累特性. 张嫚,周苏玫,张甲元,张洁梅,李磊,李武超,张珂珂,尹钧. 2017
[12]强光胁迫对转玉米C4型ZmPEPC+ZmPPDK基因小麦光合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宇辉,齐学礼,李艳,张煜,彭超军,华夏,陈艳艳,郭瑞,胡琳,许为钢. 2024
[13]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薛鑫雨,詹文博,陈新宜,周瑞祥,王永霞,薛瑞丽,李华,汪月霞,李艳. 2024
[14]施锌和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王亚宁,李国平,余辉. 2018
[15]不同追氮模式对河南沿黄稻区粳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付景,尹海庆,王亚,杨文博,张珍,白涛,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 2021
[16]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花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朱玉平,黄璐,宇婷,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京宝. 2020
[17]外源6-BA和GA-_3对甜瓜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赵卫星,王文英,李晓慧,徐小利,董彦琪,常高正,梁慎,康利允,高宁宁. 2016
[18]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司贤宗,余琼,毛家伟,李亮,王亚宁,余辉. 2018
[19]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郑麦379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李向东,邵运辉,王汉芳,张德奇,岳俊芹,杨程,秦峰. 2018
[20]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刘华,肖长新,韩锁义,张新友,崔党群.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转录组探究外源水杨酸对条锈菌侵染小麦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齐学礼;李莹;李春盈;韩留鹏;赵明忠;张建周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水杨酸;氨基酸;转录组
-
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低磷胁迫;转基因小麦;转录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表达基因
-
郑麦0943配套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
作者:齐学礼;张子山;周永斌;陈明;王永霞
关键词:郑麦0943;多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延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探讨-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延津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为例
作者:罗鹏;李秀杰;张翔;郭腾飞;吴政卿;常高正;田云峰;李生堂
关键词:延津县;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院县共建
-
耐盐基因在小麦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齐学礼;李莹;段俊枝
关键词:小麦;耐盐性;基因工程;激酶;转录因子;功能蛋白
-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作者:孟凡;李国领;郭振华;张志杰;王亚秋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
郑麦1860品质特性及面条加工适用性分析
作者:昝香存;常莹莹;赵志宏;董海滨;陈弯;郭瑞;胡琳;齐学礼
关键词:面条;感官评价;适用性;品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