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丰

作者: 王丰 1 ; 朱满山 1 ; 李永辉 1 ; 江西农业大学 2 ; 柳武革 1 ; 金素娟 1 ; 李金华 1 ; 刘振荣 1 ; 廖亦龙 1 ; 黄德娟 1 ; 黄慧君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2.江西,南昌,330045

关键词: 水稻;培矮64S;空间诱变;SSR分析

会议名称: 2005航天育种高层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

页码: 29-35

摘要: 本文对经过卫星搭载的培矮64S种子及后代进行了有关性状研究和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培矮64S空间诱变后代SP1代,发芽率、存苗率、株高、抽穗期、株叶型的性状与对照没有明显变化;但SP2代在育性、株高、粒型、育性等性状上发生了变异;从SP3代中获得柱头比培矮64S明显增大的变异株系.此外,对10个SP3变异株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SSR座位的变异频率为18.97﹪~36.21﹪,平均为28.97﹪,变异座位在水稻基因组中是随机分布的.

分类号: S33`V524`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李永辉,柳武革,金素娟,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朱满山. 2006

[2]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空间诱变株系的柱头活力特性. 李永辉,柳武革,王丰,刘振荣,蔡耀辉,刘宜柏,颜龙安. 2012

[3]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航香糯的SSR标记分析. 杨梯丰,刘传光,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刘斌,江奕君,高云,周汉钦. 2011

[4]空间诱导甜玉米产量性状变异及其SSR分析. 胡建广,杨子龙,李高科,郑锦荣,刘建华,李余良,祁喜涛. 2011

[5]培矮64S育性转换的光温特性研究. 黄农荣,张旭,刘彦卓,孔清霓,梁祖扬,邱润恒. 2000

[6]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之SSR分析. 刘传光,江奕君,毛兴学,高云,刘军,林青山,李晓芳. 2006

[7]“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8]应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稻新品种粤航1号. 周汉钦,何昆明,潘大建,范芝兰,吴惟瑞,陈顺佳,黄秋妹. 2003

[9]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抗稻瘟病研究. 杨祁云,王慧,林佩珍,朱小源,陈志强. 2005

[10]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对硒的生物富集能力研究初报. 周汉钦,陈建酉,翁志强. 2008

[11]3个空间诱变水稻品系的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性遗传分析. 肖武名,孙大元,张景欣,王慧,郭涛,刘永柱,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2

[12]空间诱变选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大元,张景欣,陈冠州,王慧,朱小源,陈志强,杨祁云. 2017

[13]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抗稻瘟病研究进展. 肖武名,杨祁云,陈志强,林佩珍,王慧. 2005

[14]航恢七号空间诱变变异株系的稻瘟病抗性研究.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曾列先,刘永柱,郭涛,朱小源,陈志强. 2010

[15]水稻空间诱变突变品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稻瘟病抗性变异. 王慧,陈志强,杨祁云,李力,洪彦彬,张建国,朱小源,林佩珍. 2004

[16]惠满丰对培矮64S异交特性的改良研究. 李曙光,王丰,黄健文,陈志远,吴玉坤,廖亦龙,郑海波,彭惠普. 2000

[17]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开花及制种特性. 李曙光,王丰,黄健文,吴玉坤,廖亦龙,陈志远,彭惠普,郑海波. 1999

[18]培矮64S制种“九二0”施用技术初探. 李曙光,黄健文,王丰,廖亦龙,吴玉坤,陈志远,彭惠普,郑海波. 1999

[19]航天搭载对辣椒SP_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初报. 龙卫平,廖森泰,郑锦荣,卢文佳. 2006

[20]培矮64S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李永辉,柳武革,王丰,刘振荣,刘宜柏,蔡耀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