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P.13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志谊

作者: 陈志谊 1 ; 张君成 2 ; 刘永峰 1 ; 刘邮洲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

2.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南宁,530005

关键词: 稻曲病;人工接种;水稻品种;抗性鉴定

会议名称: 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上海市植物病理学会%福建省植物病理学会%安

页码: 136-136

摘要: 本文比较了不同接种体、不同培养时间的接种体、不同时段接种、不同生育期接种及其在接种体中加入马铃薯煮汁或吐温20的发病效果.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厚垣孢子引起的发病率为0,薄壁分生孢子可引起发病,孢子浓度越高发病越重,接种菌丝碎片-薄壁分生孢子混合液的病情最重,发病率可高达98.28﹪,病情指数高达71.22;比较了用培养5、10、20天的菌丝碎片-薄壁分生孢子混合液接种有稻曲病的发病效果,结果表明,用培养10天的菌丝碎片--薄壁分生孢子混合液接种发病最严重;在中午接种仅引起少量发病,在早上和傍晚接种均能引起较高的发病率,以傍晚接种的效果最好;在水稻破口当天接种,发病率为0,在破口前6~9天和10~13天接种,均能引起发病,以破口前6~9天接种的发病效果最佳;在接种体中加入10﹪的马铃薯煮汁可显著提高接种发病效果,而加入吐温20效果不明显.建立了高效引发稻曲病的人工接种方法,并申报了中国国家专利(发明名称:高效引发稻曲病的接种方法,申请号:03131625.5).该接种方法的主要内容:用培养7天左右的稻曲病菌菌丝碎片--薄壁分生孢子混合液作为接种体,使用10﹪的马铃薯煮汁将接种体中的薄壁分生孢子稀释成100倍视野下孢子数大于50个的浓度,在水稻破口前6~9天、于傍晚16~18时进行注射接种.采用本方法在田间条件下进行接种可以使稻曲病的发病率达到80﹪以上,与原有人工接种方法相比,发病率有大幅度提高,从而为深入研究稻曲病和开展水稻稻曲病抗病育种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对江苏省区试97份主栽品种、240份水稻品种资源对稻曲病的抗感性进行了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初步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总的看来,常规早、中稻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常规晚粳稻和杂交稻,尤其是杂交粳稻和杂交籼粳稻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差.

分类号: S435.1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周彤,王英,吴丽娟,范永坚,周益军. 2011

[2]玉米品种抗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杜琳琳,吕建颖,曹晓燕,饶鸣帅,施文娟,兰莹,孙枫,程兆榜,孟庆长,袁建华,周益军,周彤. 2017

[3]东乡野生稻对稻曲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胡建坤,黄蓉,李湘民,刘永锋,曹志斌,黄瑞荣. 2021

[4]水稻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研究初报. 周彤,吉健安,周益军,张银贵,徐小兰,程兆榜,熊如意,黄建丽. 2005

[5]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方法的研究. 周彤,范永坚,程兆榜,周益军. 2008

[6]2001~2005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陈志谊,刘永锋,吉健安,刘邮洲,苏东平. 2006

[7]不同菌剂处理下猪粪和牛粪堆肥前期性质变化. 张金金,刘爱民,陈金凤,朱萍,黄红英. 2010

[8]不同梨品种对黑斑病抗性鉴定. 刘邮洲,常有宏,陈志谊,王宏,刘永峰,罗楚平,聂亚峰. 2009

[9]茄子种质资源抗黄萎病性评估. 易金鑫,陈静华,高军. 2000

[10]稻曲病的接种方法及其效果初探. 张君成,张炳欣,陈志谊,刘永锋,陆凡. 2003

[11]水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P.145-146). 陈志谊,张君成,刘永锋,刘邮洲. 2005

[12]稻曲病病原学及防治技术研究.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13]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 袁彩勇,袁生堂,吴洪恺. 2001

[14]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 李茹,赵桂东,周玉梅. 2001

[15]稻曲病、水稻穗颈瘟防治药剂筛选及其协同防治技术. 宋益民,丛国林. 2016

[16]稻曲病的发病规律及新药剂“爱苗”的防治示范. 王银官,陈辉民. 2006

[17]中国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张俊喜,成晓松,宋益民,王伟,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顾慧玲,孙星星. 2016

[18]江苏水稻稻曲病综合防控技术. 张俊喜,成晓松,高波,霍金兰,李红阳,宋勇兵,顾慧玲,孙星星,马晶晶,王凯. 2018

[19]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生及其与抽穗后温湿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姚克敏. 2003

[20]申嗪霉素与王铜混用对水稻穗期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