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拮抗细菌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志谊

作者: 陈志谊 1 ; 刘邮洲 1 ; 刘永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

关键词: 拮抗细菌;互作关系;亲和性;生防效果;茄科作物

会议名称: 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上海市植物病理学会%福建省植物病理学会%安

页码: 137-137

摘要: 本文针对茄科作物土传病害-枯萎病获得了600个土壤细菌分离物,从中筛选到若干个拮抗性能较好的菌株.为了提高拮抗细菌防治茄科枯萎病的效果和稳定性,将多个拮抗机制不同的菌株混合制备成混配的生物菌剂,用于防治茄科枯萎病.为确保混配生物菌剂的增效性,开展了拮抗细菌菌株之间亲和性的测定和互作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个拮抗细菌之间存在多种互作关系.当混合的两个菌株之间互作关系是亲和的,其生防效果有所提高,如亲和性菌株组合B3-3+J-210的防效为47.1﹪,明显好于单菌株B3-3(35.3﹪)和J-210(38.7﹪)的防效.当混合的两个菌株之间互作关系是不亲和的,有的菌株组合生防效果下降,如不亲和性菌株组合C8-8+J-210的防效为23.5﹪,明显低于单菌株C8-8(52.8﹪)和J-210(38.7﹪)的防效;有的菌株组合生防效果提高,如不亲和性菌株组合C1-2-10+J-210的防效为50.0﹪,明显好于单菌株C1-2-10(29.4)和J-210(38.7﹪)的防效.因此,在生物防治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了解单个菌株的拮抗活性和优良性能,然后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拮抗菌株进行混合,并测定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筛选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菌株组合,从而保证研制开发的生防菌组合菌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生态适应性.在试验中采用的5个菌株都各具特色,J-210和H-91是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强,有较强的营养竞争能力,其中H-91还具有诱导抗性作用;B3-3、C1-2-10和C8-8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生长速度中等,但B3-3和C1-2-10能产生大量抗生素,拮抗圈大而透明,抑菌能力很强;C8-8能产生几丁质酶,对病原菌有直接杀伤作用;另外C1-2-10和C8-8菌株均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本研究将C1-2-10与C8-8、C1-2-10与J-210混合后对茄科蔬菜枯萎病的防效比两个单菌株的平均防效分别提高了40.0﹪和70.0﹪,这说明两个不同作用机制的拮抗菌株混合使用时两者的控病作用可能不是简单地累加,而是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因此,在应用拮抗菌生物防治作物病害的实践中,科学、合理地混合两个或多个拮抗菌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个拮抗菌株适应性差、抑菌谱窄、防效偏低或不稳定、缺乏促生作用等问题.

分类号: S482.28`S432.1

  • 相关文献

[1]拮抗细菌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 陈志谊,刘邮洲,刘永锋,许萍萍. 2005

[2]防治水稻恶苗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李风顺,乔俊卿,张荣胜,刘邮洲,刘永锋. 2022

[3]生防细菌M2对茄青枯劳尔氏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生防效果. 姚协丰,郭坚华. 2014

[4]草莓枯萎病菌拮抗细菌JX-13的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 吉沐祥,王晓琳,黄洁雪,吴祥,陈宏州,杨敬辉,庄义庆. 2019

[5]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连作西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王夏雯,孟佳丽,刘永锋,陈志谊,张智慧,余翔. 2019

[6]解淀粉芽胞杆菌B1619防控设施番茄枯萎病田间使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王璐瑶,李兴东,段天凤,杨晓云,刘永峰,陈志谊. 2017

[7]青稞内生细菌RKZ-05对禾谷镰刀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分子鉴定. 周萍,张弛,荀以仁,张唐伟,高弢,仇剑波. 2023

[8]辅以拮抗菌的有机肥对辣椒疫病生防效果的研究. 常志州,马艳,黄红英,叶小梅,张建英. 2005

[9]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吕川根,邹江石. 2000

[10]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流研究. 赵祥祥,夏秋霞,陆大雷,陆卫平,戚存扣,浦惠明,刘葛山,赵建,王幼平. 2006

[11]灰飞虱传递水稻条纹病毒研究初报. 刘海建,程兆榜,王跃,魏邦庆,任春梅,周益军,范永坚. 2007

[12]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分析及自交系基础群体筛选. 戚存扣,陈玉卿,张洁夫,高冠军,博寿仲,惠飞虎. 1997

[13]桃、李种间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马瑞娟,杜平,胡金良,许建兰,俞明亮. 2005

[14]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_1植株形态. 戚存扣,傅寿仲,浦惠明. 1989

[15]西瓜甜瓜嫁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刘广,羊杏平,徐锦华,高长洲. 2009

[16]草莓根围拮抗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其田间应用. 杨敬辉,朱桂梅,陈宏州,潘以楼,吴琴燕. 2009

[17]在水稻生态系统中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布和种类(英文). 陈志谊,T.W.MEW. 1998

[18]梨果贮藏期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刘邮洲,梁雪杰,乔俊卿,刘永锋,邵明灿. 2017

[19]小麦纹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生物活性测定. 林玲,陈怀谷,刘磊,张爱香,王裕中,史建荣. 2003

[20]拮抗细菌T429和T392的生物活性及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刘永锋,陆凡,陈志谊,张芬,聂亚锋,于俊杰,尹小乐.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