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林玲
作者: 林玲 1 ; 陈志石 1 ; 龚伟荣 2 ; 张爱香 1 ; 顾甘雨 1 ; 顾本康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
2.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南京,210013
关键词: ELISA法;棉籽;黄萎病菌
会议名称: 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上海市植物病理学会%福建省植物病理学会%安
页码: 141-141
摘要: 本文以棉花黄萎病菌Bp2培养液中毒素蛋白免疫BALB/C小白鼠制备抗血清,建立了可特异性检测棉花黄萎病菌的间接ELISA方法.所制备的毒蛋白抗血清效价为1:204800,对毒蛋白的最低检测量达7.81ng/ml.可以与江苏省各地采集到的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液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它致病菌培养液的反应呈阴性.用该方法对81份江苏省抽样的棉籽进行检测,12份呈阳性反应,其中有毛籽也有包衣籽.取检测为阳性反应的这些棉籽培养液针刺接种棉苗也全都发病.这些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棉籽携带黄萎病菌的快速检测.
分类号: S435.621`S432.1
- 相关文献
[1]低酚棉种质创制及其棉籽蛋白粉产品开发利用. 陈子冬,潘宗瑾,刘飞翔,王海洋,潘群斌,王为. 2014
[2]陆地棉棉籽油分和蛋白质含量QTL的定位. 何林池,徐鹏,郭婷婷,郭琪,张香桂,王康,沈新莲. 2014
[3]棉籽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徐鹏,张香桂,沈新莲. 2009
[4]江苏棉田中黄萎病菌微菌核的检测. 林玲,章如意,张昕,邓晟. 2016
[5]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研究进展. 殷剑美,宋振云,狄佳春,许乃银,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 2007
[6]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陈旭升,王祝鸣. 2002
[7]间接ELISA法检测棉子携带黄萎病菌新方法. 林玲,陈志石,龚伟荣,张爱香,顾甘雨,顾本康. 2006
[8]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 林玲,张爱香,陈志石,顾本康,王跃. 2005
[9]棉花根部拮抗枯萎病菌或黄萎病菌的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林玲,王明江,周益军. 2015
[10]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 2001
[11]三个黄萎病菌系致萎峰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王祝鸣.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的发生与研究进展
作者:杨柳;胡婕;高晓晓;杨帆;孙枫;李硕;季英华;龚伟荣
关键词: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寄主;分布;传播方式;检测方法;防控
-
生防内生细菌Jaas ed1挥发性有机物的抑菌促生长作用
作者:林玲;罗晓宇;王卿;张昕;邓晟
关键词:生防内生细菌;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活性;促生长活性;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
江苏省主推及新育成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评价及毒素积累分析
作者:曹淑琳;杨红福;冷苏凤;疏燕;邓渊钰;孙海燕;张爱香;张亚妮;李伟;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DON毒素
-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孙海燕;原征;疏燕;张兴;张爱香;陈怀谷
关键词:小麦;小麦赤霉病;小麦叶锈病;杀菌剂;防治效果
-
内生细菌S258产挥发性有机物的抑菌促生长活性及其组分分析
作者:罗晓宇;单晨阳;贾召召;张昕;林玲
关键词:内生细菌;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活性;促生长活性
-
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ISSR分析
作者:崔丽芳;崔丽芳;冯自力;林玲;赵丽红;师勇强;冯鸿杰;魏锋;朱荷琴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不同年代;生物学特性;ISSR分析
-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VdPKS的功能分析
作者:姚传飞;张昕;邓晟;林玲;戴亦军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聚酮合成酶;黑色素;致病力